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舟

李舟

【生卒】:约741—约788

【介绍】:

唐代散文家。舟,误作丹。字公受,一作公度。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年十六,以黄老学一举登第。十八岁为宏文馆校书郎。约永泰元年(765)为湖南从事。历东阳、宣城县令。大历五年(770)后,辟宣歙、浙东二从事,由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建中元年(780)拜金部员外郎。迁吏部员外郎。奉使安抚叛乱州郡,不辱命,为藩镇所畏。二年(781)辟汴滑节度使从事。约贞元元年(785)授虔(一作处,误)州刺史。后家于鄱阳,约四年(788)卒。为人善言词,有志尚。与梁肃等友善。肃称其“工文且博”(《祭李处[虔]州文》)。《独孤常州集序》推崇陈子昂萧颖士李华独孤及等,显示其文学主张。《与妹书》(今存八句)、《与齐相国书》等较有名。《新唐书·艺文志一》著录《切韵》十卷,今传。《全唐文》存文七篇,《唐国史补》卷上存佚文八句。《全唐文》收李丹文二篇,实为李舟文。事迹见唐梁肃《处[虔]州刺史李公墓志铭》。

猜你喜欢

  • 枚叟

    即枚乘。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三:“空馀枚叟在,应念早升堂。”

  • 巑岏

    没有生气貌;枯萎貌。李颀《题卢五旧居》:“怅望秋天鸣坠叶,巑岏枯柳宿寒鸦。”李群玉《将游荆州投魏中丞》:“贫埋病压老巑岏,拂拭菱花不喜看。”

  • 和鼎

    古代以盐、梅调和鼎中诸味,因以“和鼎”称赞宰辅之臣。司空曙《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薰弦歌舜德,和鼎致尧名。”参见“和羹”。

  • 伯山

    东汉名将耿纯字伯山。耿纯有勇谋,多战功,且善吏治,光武帝比之为周勃,备受倚重。见《后汉书·耿纯传》。元希声《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之五:“宠盖伯山,气雄公雅。”

  • 李回

    【介绍】:唐代文学家。本名躔,字昭度。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长庆元年(821)进士及第。又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为义成、淮南节度使从事。大和中,累迁刑部员外郎。开成初,以库部郎中知制诰

  • 徐贤妃

    【介绍】:见徐惠。

  • 七绝

    七言绝句的省称。

  • 熊曜

    【介绍】:唐代文学家。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玄宗开元间任临清尉,曾义释被诬之囚犯。天宝初,任淇县尉。与岑参有交游,岑参与杜华在淇上相遇,共访熊曜。《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一篇。

  • 杜诗研究

    刘中和著。台北益智书局1968年9月初版,1985年10月四版。本书选辑杜诗近百首,先作“注释”,后作“研究”,是纯然从文学艺术的观点来评释杜诗。“注释”部分,要言不繁,无“当注不注,不必注而注”之弊

  • 齐己

    【生卒】:864—937?【介绍】:自号衡岳沙门。俗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宋高僧传》有传。幼孤贫,性颖悟,七岁能诗。后于大沩山同庆寺出家,又移居长沙道林寺。云游各地,遍览名山大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