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杜

李杜

特指李白与杜甫。二人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成就最高,且生当同时,交谊深笃,故唐人已习惯于将二人并称。杨凭《赠窦牟》:“直用天才众却瞋,应欺李杜久为尘。”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甫)墓系铭并序》云:“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白居易《与元九书》亦云:“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商隐漫成五章》其二:“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皮日休《郢州孟亭记》云:“明皇世,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翰林杜工部为之尤。”后世李杜并称相沿成习,郭沫若更把二人誉为“诗歌史中的双子星座”。李杜双峰并峙,各臻绝诣,不宜轩轾。抑杜扬李,抑李扬杜,都失之偏颇还是宋人苏轼说得好:“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次韵张安道读杜诗》)晚唐李商隐、杜牧亦并称“李杜”,为示区别,一般称后者为“小李杜”。参看“小李杜”、“三李杜”。

①东汉李固、杜乔李膺、杜密的并称,四人皆为直臣,并称名于世。《后汉书·李杜传赞》:“李、杜司职,朋心合力,致主文、宣,抗情伊、稷。”杜甫长沙送李十一》:“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②李白、杜甫的并称。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③初唐诗人杜审言李峤的并称。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亦并称李杜。明胡应麟《诗薮·唐下》:“杜审言、李峤结友前期,李商隐、杜牧之齐名晚季,咸称李杜。”

①唐代李峤杜审言的并称。李峤工文章,杜审言善为五言诗,并知名于世,彼此相友善,后人因并称之。见《诗薮外编》卷四。②唐代李白杜甫的并称。二人交谊颇厚,诗名相并,同为唐代成就最杰出的诗人,时人并称之。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明人编有《李杜全集》八十三卷、《唐李杜诗集》十六卷、《李杜全刊》四十七卷等。见《旧唐书·杜甫传》。③唐代李商隐杜牧的并称。见“小李杜”。

猜你喜欢

  • 庾骙

    【介绍】:大历年间曾在越州,参预严维、鲍防等人联唱。《全唐诗补编·续拾》存其所预联句诗2首。

  • 残山剩水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后因以“残山剩水”指亡国或比喻经过变乱后国土分裂、山河残破的景象。

  • 太丘道

    东汉颍川多名士。许劭游颍川,广交有德长者,唯独不前去拜访最负德名的陈寔,人问其故,许劭认为“太丘道广,广则难周”。见《后汉书·许劭传》。后因以“太丘道”称颂人道德高尚,交往广博。李端《下第上薛侍郎》:

  • 枚邹

    汉代枚乘、邹阳的合称。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三贤推侍从,卓荦倾枚邹。”

  •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介绍】:李商隐七绝诗《隋宫“乘兴南游不戒严”》末二句。作者选取“裁宫锦”一事,深刻揭露了隋炀帝杨广荒淫享乐、误国害民的罪恶行径。“春风”见其破坏农业生产;“举国”见其危害之广之烈;“障泥”(马鞍下挡

  • 鲜明

    色彩明丽。温庭筠《长安春晚二首》之二:、“四方无事太平年,万象鲜明禁火前。”

  • 卢献卿

    【介绍】:唐代辞赋家。一作卢献。字著明。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生卒年不详。大中中举进士,词藻受同辈推重,但累试不第。后南游衡湘,病死于郴州。李商隐、皮日休有诗悼之。工赋,著《愍征赋》数千言(《新唐

  • 黄台瓜

    指唐高宗第六子章怀太子李贤所作的《黄台瓜辞》。史载武则天杀太子李弘,立李贤为太子,李贤自知不能保全,乃作《黄台瓜辞》,其辞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 梦笔

    相传晋代王珣、南朝梁江淹等都曾梦见有人赠给他笔,自后文才勃发。后用以形容人才思敏捷,文章华美。耿?《送郭秀才赴举》:“新经梦笔夜,才比弃繻年。”参见“江淹笔”。

  • 鹤鸣

    ①《诗·小雅》篇名。诗序曰:“诲宣王也。”郑笺:“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后因以“鹤鸣”指贤者隐居。钱起《秋霖曲》:“鹤鸣蛙跃正及时,豹隐兰凋亦可悲。”②谓弹奏《别鹤操》。比喻夫妻分离。陈子昂《鸳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