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杜

李杜

特指李白与杜甫。二人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成就最高,且生当同时,交谊深笃,故唐人已习惯于将二人并称。杨凭《赠窦牟》:“直用天才众却瞋,应欺李杜久为尘。”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甫)墓系铭并序》云:“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白居易《与元九书》亦云:“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商隐漫成五章》其二:“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皮日休《郢州孟亭记》云:“明皇世,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翰林杜工部为之尤。”后世李杜并称相沿成习,郭沫若更把二人誉为“诗歌史中的双子星座”。李杜双峰并峙,各臻绝诣,不宜轩轾。抑杜扬李,抑李扬杜,都失之偏颇还是宋人苏轼说得好:“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次韵张安道读杜诗》)晚唐李商隐、杜牧亦并称“李杜”,为示区别,一般称后者为“小李杜”。参看“小李杜”、“三李杜”。

①东汉李固、杜乔李膺、杜密的并称,四人皆为直臣,并称名于世。《后汉书·李杜传赞》:“李、杜司职,朋心合力,致主文、宣,抗情伊、稷。”杜甫长沙送李十一》:“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②李白、杜甫的并称。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③初唐诗人杜审言李峤的并称。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亦并称李杜。明胡应麟《诗薮·唐下》:“杜审言、李峤结友前期,李商隐、杜牧之齐名晚季,咸称李杜。”

①唐代李峤杜审言的并称。李峤工文章,杜审言善为五言诗,并知名于世,彼此相友善,后人因并称之。见《诗薮外编》卷四。②唐代李白杜甫的并称。二人交谊颇厚,诗名相并,同为唐代成就最杰出的诗人,时人并称之。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明人编有《李杜全集》八十三卷、《唐李杜诗集》十六卷、《李杜全刊》四十七卷等。见《旧唐书·杜甫传》。③唐代李商隐杜牧的并称。见“小李杜”。

猜你喜欢

  • 荆台隐士

    【介绍】:见梁震。

  • 弥天

    见“弥天子”。

  • 宗晋卿

    【生卒】:?~710【介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宗楚客之弟。武后宠臣。天册万岁二年(696),为司农卿,兼九鼎使。其间尝坐赃流岭南。中宗景龙间为将作大匠。后预韦后逆谋被杀。《新唐书》有传。《全唐诗

  • 却月

    弯月。李端《胡腾儿》:“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 阿堵物

    本义为“这东西”。阿堵,六朝口语,犹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载:王夷甫雅尚玄远,口未尝言钱。其妻令婢以钱绕床试之。晨起见钱阻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后遂以“阿堵物”为钱的代称。寒山《诗三

  • 周班

    本谓周王朝封爵的次序。语出《左传·桓公十年》:“齐人饩诸侯,使鲁次之。鲁以周班后郑。”后以指大臣上朝的朝班。权德舆《酬主客仲员外见贺正除》:“周班每喜簪裾接,郢曲偏宜讽咏频。”

  • 蓝田山庄

    宋之问《别之望独宿蓝田山庄》:“尔寻此京路,予卧南山阿。”又《蓝田山庄》:“辋川朝伐木,蓝水暮绕天。”据此知宋之问山庄在蓝田(今为陕西西安市郊县)辋川。

  • 风义

    风操;情谊。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延引故乡人,风义未沦替。”高适《同卫八题陆少府书斋》:“若是周旋地,当令风义亲。”

  • 张白醪

    【介绍】:僖宗时隐士。衡阳(今属湖南)人。《全唐诗补编·续拾》收歌诗1首。

  • 凤女台

    即凤凰台。秦穆公之女弄玉夫妇所居之凤台。诗文中多用为公主府第的代称。李峤《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龙舟下瞰鲛人室,羽节高临凤女台。”参见“凤皇台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