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试帖诗”。
【介绍】:刘禹锡《罢郡归洛阳闲居》诗五六句。诗为闲居洛阳时作。此二句以饮酒弹琴之事,抒无可奈何之感。冷落的境况使得作者不得不消闲,故此二句为配合闲居的情趣,节奏也较为舒缓。但其中也蕴含着并不平静的感情
【介绍】:张继作。见《枫桥夜泊》。
两种草名。《左传·成公九年》:“《诗》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凡百君子,莫不代匮。’”后用以喻低贱的人或物。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安将蒯及菅,谁慕粱与膏。”
即三韵小律。
【介绍】:柳宗元作于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时。柳宗元是一个政治上有抱负有才华的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被远贬永州,但他未改初衷,仍坚守自己“服道以守义”、“蹈大故而不贰”(《吊屈原文》)的情操,而
选集。五代王贞範(一作正範)编。五卷。《崇文总目》总集类、《通志·艺文略》、《宋史·艺文志》等均有著录。孙季良《正声集》仅选初唐诗,王氏此书当为其续编,续选初唐以后诗。今已佚。
郭延龄、李浩校注。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31.8万字。该书选取了中唐时期刘方平、朱湾、刘商、窦叔向、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李端等十位诗人的诗歌,进行了校勘注释。对每位诗人,根据文献
【介绍】:刘禹锡元和中被贬朗州时作。唐代堤上是商贾萃聚之所,因此颇为诗人所咏歌。杨巨源有《大堤曲》即是非常著名的诗篇。刘禹锡这组诗描写作者漫步堤上所见所闻的生活图景,是作者自制的新乐府词。第一首写争渡
东晋高阳人,字玄度,有才情,能言理,好游山水,朝廷屡辟不应。与僧人支道林为方外交。后以“许询”代称与僧侣交往的文士。杜甫《巳上人茅斋》:“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