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白居易作于元和十二年(817),时诗人四十六岁,任江州司马。通过今昔容颜的对比,道出了岁月的沧桑,人世的变换、贬谪生活的苦痛,功名未就的遗憾。今昔对比,以貌写神。朴实真切,感人至深。何焯评校
比喻飘泊不定或踪迹无常。温庭筠《宿城南亡友野墅》:“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隋侯之掌。指明珠。钱起《送沈仲》:“夜光失隋掌,骥騄伏盐车。”参见“隋珠”。
【介绍】:罗虬作。红儿,指官妓杜红儿,其人年少美貌,机智慧悟,与群辈妓女迥然有别,于是诗人取古之历代美女与杜红儿相比,写成这一百首七言绝句。写杜红儿的才艺双绝,又兼咏古之美色,含有咏史内容,寓意丰富,
指集贤院。刘禹锡《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兵符今奉黄公略,书殿曾随翠凤翔。”白居易《酬集贤刘郎中对月见寄兼怀元浙东》:“思远镜亭上,光深书殿里,眇然三处心,相去各千里。”
即河上公。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参见“河上公”。
【介绍】: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张生游宦得归,行至郑州。夜见丛草中灯火荧煌,有五六人聚饮,其妻亦在其中。张生遂以瓦块投击诸人及妻,须臾皆不见。至家,妻方头痛。问之,乃云昨梦与数人宴饮,歌数曲,忽有瓦块
【介绍】:高适作。作于北游燕赵时期。效古,即仿效古体之意。这是一首朋友间酬赠的诗,深刻揭露了权贵得势、才士沉沦的黑暗现实,抒发了作者的一腔郁闷悲慨之情。诗先以惨烈风暴、漫天雨雪衬写作者混茫无尽的心中悲
【介绍】:郎士元作。作者一作皇甫冉,题为《送韦山人归钟山所居》,见《全唐诗》卷二五〇。韦逸人,即韦渠牟,大历中隐于钟山(在今南京)。诗拟写韦逸人归山后的隐居生活,并期望其能名播儒林,誉满朝野。
①以薜荔藤做的腰带。多指隐者装束。皮日休《雨中游包山精舍》:“幽人共跻攀,胜事颇清便……薜带轻束腰,荷笠低遮面。”②借指屈原。因屈原《九歌·山鬼》有“被薜荔兮带女罗”句,故称。李白《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