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岑参作。一作《行军二首》。写于至德二载(757)六月授右补阙职后,时安史之乱未息,作者随肃宗在凤翔行营。组诗叙写了安史之乱的残酷现实和任谏官后的郁闷心情。第一首着重揭露了安史叛军攻陷洛阳、长
【介绍】:宪宗时宦官,曾任浙江东道中护军。《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介绍】:韦应物作于德宗兴元元年(784)滁州刺史任上。诗写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前两句直抒胸臆,后两句借登楼所见所闻之景言情。直言曲笔,各臻其妙。宋刘辰翁评曰:“高视城邑,真复如此开合。野兴甚浓,正是绝
又称芦关。在陕西省安塞县城北土门山谷。北与靖边县界连接,形势险要,东西两边崖壁悬立如门户,崖头有东西二城旧址。此关为兵家必争之地,自秦汉隋唐及至宋元明清,多在此戍兵把守。芦关连接沙漠,风光壮丽。杜甫《
宋周弼编,元释圆至注。见《三体唐诗》。
①指汉代上林苑。钱起《见上林春雁翔青云寄杨起居李员外》:“上林春更好,宾雁不知归。”②指汉代司马相如所作的《上林赋》。姚鹄《虢州献杨抑卿二首》之二:“碧山曾共惜分阴,暗学相如赋《上林》。”
晋孙登隐居北山,好读《易》,抚一弦琴。见《晋书·孙登传》。后借以咏隐居生活。骆宾王《秋日山行简梁大官》:“不如从四皓,丘中鸣一弦。”
相传丁兰为汉时人,自幼父母双亡,不及奉养。及长,刻父母之木像,事之如生。后世以为孝子典范。李瀚《蒙求》:“丁兰刻木,伯瑜泣杖。”
三国吴孟仁年少时从李肃求学,其母为他作宽大的被子,认为有学问者多为贫士,自己的儿子可以让寒士同盖一被,可以广泛问学。事见《三国志·吴志·孙皓传》裴松之注引《吴录》。后因以“大被”谓喜于迎纳贤才。李贺《
皮肤洁白如玉的人。多指女子。元稹《离思五首》之五:“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