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晋葛洪《神仙传·董奉》载:三国吴侯官人董奉,字君异,有道术,居庐山下,为人治病,使病愈者植杏树为酬。后杏子大熟,村民以谷易杏,多取者,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奉将所得谷赈济贫困。在世三百年,入云而去。后因
指风光绮丽、文物荟萃的名城。李白《赠升州王使君忠臣》:“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参见“佳丽地”。
浪迹江湖的人;游子。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皎然《访朱放山人》:“应非矍铄翁,或是沧浪客。”
谓豪华名贵的宴席。李世民《帝京篇十首》之九:“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尹鹗《金浮图》:“繁华地,王孙富贵,玳瑁筵开。”
葛景春著。1991年台湾群玉堂出版公司出版。收入论文13篇。从儒、道、释、玄、兵法、纵横、任侠、屈骚精神等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剖析其思想的形成、演变和表现特点。还论述了李白诗歌与中国古典美学、书法艺术等关
文集。唐沈光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沈光集》五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沈光诗集》一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文》存文一篇。
见“进退格”。
王维诗画俱佳,其山水景物诗讲究设色构图,充满画意。宋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
傅庚生著。是书共分十章,旨在阐述杜甫诗歌创作成就,着重分析杜诗的人民性与爱国精神,以及它在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从杜甫生活思想的动荡矛盾中,寻绎其诗歌发展迹象。分析其精华所在,亦指出其
全无。杜甫《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柴门了无事,黄绮未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