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855?【介绍】:唐代散文家。字述圣。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元和九年(814)进士及第。历户部员外郎等职,会昌元年(841)迁司门郎中、史馆修撰。五年(845),以谏议大夫知贡举,迁
【介绍】:开元洛阳奉国寺僧。与诗人李白、李颀等有交往。《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820【介绍】:郡望河东闻喜(今属山西)。贞元四年(788)中贤良方正科,又中制策、宏词两科,均为榜首,为时人称羡。曾任吏部员外郎、司封郎中、京兆尹、江西观察使等职。《全唐诗》存诗3首又
选集。唐顾陶编选。二十卷。编者由于唐建国以来诗人众多,名篇佳作不胜枚举,《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等所选未能尽善尽录,遂以三十年时间选出唐建国后到当世“关切时病”、“风韵标特,讥兴深远”、“不亏六
【介绍】: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二诗句。诗为途经洞庭所作,故二句极写洞庭湖之浩瀚无际和长江的滚滚奔流。与杜甫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李白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卒】:803~852?【介绍】:韦,一作“常”,误。名寿朋,以字行。长庆四年(824)进士。大和九年(835)官左拾遗,又尝任殿中侍御史。后辞官东归,寄居金陵。为人洒脱,雅好山水,与杜牧交好。少有
清高士奇编。士奇,生平简介见《续唐三体诗》条。《唐诗掞藻》,八卷。选录唐君臣唱和及馆阁诗900余首,共42门,按类分编,各类皆先五言,后七言,先古体,次近体。所谓“掞藻”者,取其发舒辞藻、各呈文才之意
东汉寇恂任颍川太守,政绩颇佳。后随光武帝南征路过颍川,当地百姓遮拦道路请求光武帝再借寇恂治郡一年。事见《后汉书·寇恂传》。后以“遮道”泛指官吏有才能、得民心。姚合《送裴大夫赴亳州》:“杭人遮道路,垂泣
【生卒】:?—757【介绍】:唐代散文家。籍贯不详。玄宗开元五年(717),登文理兼优科,授郑县尉,后转富平尉。历仕监察御史。开元末、天宝初,任中书舍人。天宝二年(743),拜礼部侍郎,典二年至六载(
【生卒】:744~804【介绍】:字孝举,行二十九,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人。大历中召充史馆修撰。贞元十一年(795)拜谏议大夫,以御史中丞使回纥,还迁秘书监。二十年迁工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充入吐蕃吊祭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