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感遇十二首

感遇十二首

【介绍】:

张九龄作。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张九龄受奸相李林甫排挤,被贬荆州长史,直到二十八年春归里。这组诗当作于此时。诗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讽喻时政,向与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并称。清刘熙载说:“曲江(张九龄)之《感遇》出于《骚》,射洪(陈子昂)之《感遇》出于《庄》,缠绵超旷,各有独至。”(《艺概·诗概》)贺贻孙更说:“张曲江《感遇》,则语语本色,绝无门面矣,而一种孤劲秀澹之致,对之令人意消。盖诗品也,而人品系之。”(《诗筏》)如第一首“兰叶春葳蕤”,全诗以兰、桂自喻,表现了诗人淡泊自守、不慕荣利的高洁情操和洒脱襟怀。第七首“江南有丹橘”,则以橘喻人,通过对经冬犹绿的丹橘的歌颂,表现了作者岁寒不凋的坚贞节操和济世不能的抑郁情怀。含蓄蕴藉,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猜你喜欢

  • 跋胡

    语本《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喻进退两难。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凡四十韵》:“鹿角真走险,狼头如跋胡。”

  • 香兽

    指用炭屑掺和香料制成的兽形的炭。孙棨《题妓王福娘墙》:“寒绣衣裳饷阿娇,新团香兽不禁烧。”

  • 江遵

    【介绍】:见汪遵。

  • 河清颂

    《宋书·鲍照传》载:南朝宋鲍照曾撰《河清颂》,称颂河清之瑞。后以“河清颂”泛指歌颂时世升平的作品。杜甫《洗兵马》:“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 蒋琰

    【介绍】:字公器。仙居(今属浙江)人。乾符年间明经及第,后任谏官。《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2首。

  • 了无

    全无。杜甫《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柴门了无事,黄绮未称臣。”

  • 商公

    见“商山四皓”。

  • 请缨

    自报奋勇请战杀敌。语出《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魏徵《述怀》:“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亦作“请长缨”

  • 唐诗与名人

    郭以格编著。见《唐诗咏名人》。

  • 讽谕诗

    白居易诗歌类别之一。白氏自编诗集,将其诗分为讽谕、感伤、闲适、杂律四类。他在《与元九书》中说:“凡所遇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讽谕诗是四类中价值最高,也最为白居易自己看重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