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杜甫作于乾元二年(759)三月。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为洛阳通往长安的要冲。诗中“桃林”即指桃林塞,在河南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哥舒翰以二十万大军守潼关,由于中官督
【介绍】:杜甫《白帝》诗句。四句言军旅之际,民不聊生之惨状。恸哭,指寡妇而言。何处,犹言怎处。寡妇被诛求既尽,日恸哭于秋原,怎样安生于村中呢?表现了杜甫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文集。唐沈栖远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景台编》十卷。《宋史·艺文志七》同。其后未见著录。作品已佚。
【介绍】: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诗句。二句谓诗人举杯邀月与影,遂成三人。实乃诗人孤然一身也。《唐宋诗醇》卷八谓“千古奇趣从眼前得之。”孙洙曰:“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
形容女子红艳美丽的嘴唇。韩偓《余作探使以缭绫手帛子寄贺因而有诗》:“黛眉印在微微绿,檀口消来薄薄红。”
【介绍】:见窦常。
【介绍】:杜甫《登岳阳楼》颔联。二句极写登楼所见洞庭湖浩渺无际的壮阔景象。湖在楚之东,吴之南,中由湖水分开,故曰“坼”。乾坤,指日月。《水经·湘水注》:“(洞庭)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
【介绍】:一作“辩才”。唐初诗僧。俗姓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居越州永欣寺,师事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智永托辨才保存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及太宗召问此事,辨才谎称亡失,后太宗遣萧翼骗取之,辨才惊
【生卒】:771—853【介绍】:唐代僧人。俗姓赵。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二十岁左右,出家为僧。后游天台,遇寒山、拾得指点,往新吴百丈山谒怀海,顿悟佛法。元和末,居潭州大沩山,建同庆寺。大中七年(
【介绍】:唐代诗人。字麟德。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生卒年不详。历官主客员外郎。睿宗延和初(712),为左羽林大将军、幽州都督。征奚时战败被杀。封会稽公。佺于景龙三年(709)重九,曾侍中宗登慈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