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张乔

张乔

【介绍】:

唐代诗人。字伯迁。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早年隐居于九华山,又曾与许棠共隐于庐山。咸通中应举,不趋时俗,太子少师郑薰召为门下客。十一年(870)与许棠等应京兆府试,赋《月中桂》诗,众推第一。主试李频因棠久困场屋,首荐棠。次年棠及第而乔落选。广明元年(880)后归隐于九华。无成而终。工诗,有时名。与许棠、张、周繇合称“九华四俊”,复与许、周等称“咸通十哲”。长于近体,尤工五律。多纪行写景、送别寄赠、感怀咏物之作,写仕取失意、离别思乡之哀愁。《河湟旧卒》、《将归江淮书》、《促织》、《猿》等部分作品,反映边塞和战乱实际,同情民生疾苦,指斥侯门,较多现实内容。元辛文房谓其“诗句清雅,迥少其伦”(《唐才子传》)。清贺裳称其诗有“入情之句”,“有一气贯串之妙,尤能作景语”(《载酒园诗话又编》)。《送友人进士许棠》、《游边感怀》等为传世佳作。《沿汉东归》“绝壁云衔寺,空江雪洒船”、《华山》“树粘青霭合,崖夹白云浓”等为写景佳句。《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张乔诗集》二卷,有散佚。今传《张乔诗集》四卷。《全唐诗》存诗二卷,《全唐诗补编》补一首。少数作品系误收。《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一〇。汤华泉有文考张乔生平。

【介绍】:

字伯迁,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两《唐书》无传。尝隐居九华山,与许棠、张?周繇并称“九华四俊”。又与许棠、?、周繇、郑谷等十二人号为“咸通十哲”。乔有诗名,《唐才子传》卷一〇称其“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迥少其伦。”贺裳谓“乔亦有一气贯串之妙,尤能作景语。”(《载酒园诗话》又编)存诗约170首,《全唐诗》编为2卷。《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猜你喜欢

  • 浩荡

    ①水势壮阔貌。李白《梁园吟》:“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②广大旷远。贾至《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离披不相见,浩荡隔两乡。”韩愈《送惠师》:“凌江诣庐岳,浩荡极游巡。”③飘泊,流

  • 熏衣

    晋韩寿美姿容,尚书令贾充辟为掾,贾充有御赐异香,韩寿与贾充女贾午私通,衣服染有香气,被发觉后韩寿遂与贾午成婚。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后因以“熏衣”喻男女相悦。李贺《恼公》:“拂镜羞温峤,

  • 青泥坊

    即青泥驿城,故址在今陕西蓝田县南。杜甫《崔氏东山草堂》:“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 逃相

    战国时齐於陵仲子居楚,楚王知其贤,将以其为相,仲子不欲为仕,偕妻子隐遁,为人灌园以生。见晋皇甫谧《高士传·陈仲子》。后因以“逃相”为咏隐士之典。张九龄《九月九日登龙山》:“灌园亦何为,於陵乃逃相。”

  • 韩鄠

    【介绍】: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新唐书·艺文志三》农家类著录其《岁华纪丽》二卷(《宋史·艺文志四》作四卷)、《四时纂要》五卷,置于最后,鄂当为唐末、五代人。《岁华纪丽》按四时十二月节序,采经史子传

  • 王辅文

    【介绍】:见王棨。

  • 皇甫朗之

    【介绍】:见皇甫曙。

  •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介绍】:李颀《古从军行》末二句。蒲桃,即葡萄,亦作蒲陶。相传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国内地。二句运用对比手法,谓年年征战开边的结果,是战骨埋塞外,战士至死不得还乡,而换来的只是葡萄入汉家。其情甚哀,言其甚痛

  • 唐代的七言古诗

    王锡九著。1991年7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5.1万字。唐代七古,历来受唐诗研究者重视,但系统研究不多。该书为唐代七古的第一本论著,具有研究题材上的开拓创新意义。该书视野开阔,其序论部分是全书的论纲

  • 吉益

    【介绍】:见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