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孟郊诗集校注

孟郊诗集校注

华忱之、喻学才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为《新注古代文学名家集》之一。50.7万字。本书以近人陶湘影印北宋刻本《孟东野诗集》十卷本为底本,参校诸本而成。每篇作品后有校记、题解、注释。“校记”不采用汇校方式,只出校异文及可订补北宋刻本之阙误者,凡北宋刻本可订补诸本阙误,除宋蜀刻本出校外,俱不出校。“题解”交代写作时地和背景。“注释”力求详明、确当,除诠解词句、阐释诗意外,并对某些篇章的艺术特色,进行适当的比较、分析。书首有“前言”、“编例”。书后附录:孟郊年谱孟郊遗事(附引用书目)、历代孟郊诗评、孟郊诗集刊刻序跋。新编《孟郊年谱》颇详,按年首列唐代有关时政大事;次列与孟郊交游酬唱诸人可考之生平大略,并注所据书名于下;再次标举孟郊历官行事及其游踪所及,凡能考者,靡不备举;其末为孟郊诗文系年,并略加考证。

猜你喜欢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介绍】: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一诗句。此二句将杨贵妃比作西王母。群玉山,仙山名。《穆天子传》卷二:“癸巳,至于群玉之山。”郭璞注:“即《西山经》玉山,西王母所居者。”瑶台,王嘉《拾遗记》卷一〇“昆仑

  • 鞅掌

    谓事务纷烦难办。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三七:“富儿多鞅掌,触事难祇承。”

  • 诗情与幽境:唐代文人的园林生活

    侯乃慧著。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6月出版,收入《沧海丛刊》。本书根据唐代诗文,厘出唐代文人造园的写意手法、理念及艺术化成就;呈现了唐代文人园林生活的内容、形态与吏隐等调和兼融的精神特质;由

  • 碧滋

    草木青翠润泽貌。吕渭《忆长安·八月》:“更爱终南灞上,可怜秋草碧滋。”

  • 诗圣

    指杜甫。诗、圣连称成词以指称杜甫首见于明末《杜臆》作者王嗣奭之诗,其《梦杜少陵作》云:“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又《浣花草堂二首》其二“诗圣神交盖有年”,二诗俱见仇兆鳌《杜诗详注·附编》。然以圣称杜

  • 东陵

    见“东陵瓜”。

  • 巴山

    大小巴山均在四川、重庆,小巴山是大巴山的支峰。唐诗中的“巴山”,有时是实指,有时则泛指四川、重庆境内的山。武元衡《元和癸巳余领蜀之七年奉诏征还二月二十八日清明途经百牢关因题石门洞》:“天光临井络,春物

  • 东床

    指女婿。杜甫《哭王彭州抡》:“北部初高选,东床早见招。”参见“东床人”。

  •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

    【介绍】:高适作。天宝十一载(752)秋写于长安。薛司直,疑为薛据。曲江,亦称曲江池,在长安城东南,其水曲折,流注成池。南山,即终南山。这首和诗,描写了秋日雨后终南山深映在曲江之中的奇秀、幽美景色,并

  • 意愿

    心愿,愿望。李白《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谁言贵此物,意愿重琼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