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地角天涯

猜你喜欢

  • 登高丘而望远

    【介绍】:李白作。此题古辞无闻,可能是太白自创新辞。《乐府诗集》卷二七列于《相和歌辞》。王琦注云:“此题旧无传闻。郭茂倩《乐府诗集》编是诗于相和曲中魏文帝‘登山而远望’一篇之后,疑太白拟此也,然文意却

  • 灰人

    泥塑的人像。古人祭拜祈晴时所用。姚合《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灰人漫禳厌,水马恣沉浮。”

  • 青城山

    山名。在今四川省都江堰西南。因三十六座山峰连绵四合,状如城郭,故称青城山。相传黄帝时五岳丈人宁封子修行于此,故又称丈人山。东汉末年沛国丰人张陵曾来此修行。晋唐时期,山上宫观林立,为道家第五洞天。钱起《

  • 王昌龄研究

    李珍华著。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10万字。本书对王昌龄的生平、诗歌与背景、诗的格调、“十七势”、绝句及其与盛唐诗风之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附录三篇文章:《王昌龄边塞诗时地初探

  • 风霜何事偏伤物,天地无情亦爱人

    【介绍】:刘长卿《狱中闻收东京有赦》诗句。诗人曾于肃宗至德三载(758)初因事陷狱,不久又因唐军收复东都洛阳皇帝大赦天下而出狱。此诗作于此时,抒写复杂感慨。出句以“风霜”比喻构陷自己的小人,抒发遭受迫

  • 尖叉

    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末联为“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其二末联为“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两诗用“尖”、“叉”押韵,其势虽险而能因难见巧,故后世评论诗歌押韵时多以“尖叉

  • 陈拾遗集

    陈子昂撰。清乾隆时四库馆臣搜求整理,共十卷。其中诗赋2卷,文8卷。附录《新唐书·陈子昂传》,卢藏用《陈氏别传》,赵儋《陈公旌德碑》、卢藏用《祭陈公文》,前有明隆庆五年(1571)邵廉《陈拾遗集原序》。

  • 唐风集

    杜荀鹤撰。此集乃杜初登第时所自编,三卷,存诗300多首,全为近体诗。明毛晋汲古阁刊《唐人四集》有《唐风集》三卷,系用南宋书棚本,分体编排,计五律(125首)一卷,七律(140首)一卷,绝句(52首)一

  • 宿石邑山中

    【介绍】:韩翃作。一作李益诗,见《全唐诗》卷二八三。石邑,唐县名,故址在今河北石家庄西南。诗写石邑山中傍晚和晨晓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象,表达了夜宿时的独特感受。明胡应麟评曰:“全首高华明秀,而古意内含,非

  • 窦中行

    【介绍】:见窦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