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700—777【介绍】:唐代诗人。荥阳(今属河南)人。郑云逵父。排行二十。玄宗开元中,进士及第,释褐授郾城尉,转大理评事。天宝四载(745),任岭南经略使判官,佐彭果幕。六载(747),坐贬
见“百兽率舞”。
【介绍】:晚唐道士。生卒年、籍贯不详。自称大历初年栖“朱明之野”。武宗时,以山人进。宣宗即位后,被流放岭南,居罗浮山,称罗浮山人。大中十二年(858)奉诏抵长安。宣宗问长生之术,集答以“彻声色,去滋味
晋沛国相人,字和季。曾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在镇劝课农桑,宽刑省赋,深得百姓爱悦。进侍中,开府仪同三司。“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
古印度人用以写经的贝多树的树叶。亦借指佛经。权德舆《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犹咋舌吞声。贯休《偶作》:“因知咋舌人,千古空悠哉。”
【介绍】:北宋前期隐士,与诗僧惠崇交往唱酬。《全唐诗》误收其《失题》诗1首。
即丧家之狗。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后用以喻落魄无助者。
【介绍】:生卒年里事迹不详。敦煌遗书斯五五五卷存其诗1首,《全唐诗补编·补全唐诗》据以收录。
比喻从属于他人。《战国策·韩策一》记载:苏秦以约纵游说诸侯,他曾用谚语“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劝说韩国国君不要顺从秦国。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那能作牛后,更拟助洪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