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卢仝

卢仝

【介绍】:

唐代诗人。号玉川子。河南济源(今属河南)人,一说洛阳(今属河南)人。郡望范阳(治今河北涿州)。生年不详。一说公元七七五年,误。初隐少室山,后居洛阳。家贫,不仕,唯读书吟诗。元和五年(810),韩愈为河南令,爱其诗,厚礼之。曾为《月蚀诗》讥切宦官,愈称其工。七年(812),游常州,访刺史孟简。终年四十余。卒年旧说为大和九年(835),今人以为约为元和七年(812)或八年(813)。仝性高古介僻。精通《春秋》。其诗多写朋友交往和愤世嫉俗之情,善用散文句法,力求创新,“峭挺严放,脱略拘维”(宋韩盈《玉川子诗外集序》),然崇尚奇谲险怪,有难解者。宋严羽《沧浪诗话》称其诗为“卢仝体”,并谓:“玉川之怪,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有所思》、《直钓吟》、《新月》等为传世佳作。《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玉川子诗》一卷,有散佚。《郡斋读书志》著录《春秋摘微》四卷,已佚。传世有《玉川子诗集》二卷、外集一卷,清孙之騄有《玉川子诗注》五卷。《全唐诗》存诗三卷,《全唐诗补编》补一首、断句一句。《全唐文》存铭四篇(又收入《全唐诗》)。事迹见《新唐书·韩愈传》附传、《唐才子传校笺》卷五。刘曾遂、孔庆茂等各有文考卢仝生平。

【生卒】:775?—835

【介绍】:

自号玉川子。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济源(今属河南)人。早岁隐居,后寓洛阳,曾得韩愈接济。与孟郊友善。“甘露之变”时适宿宰相王涯家,遂共罹难。《新唐书》有传。其诗惊奇险怪,人称“卢仝体”。韩愈颇推重之。有《玉川子诗集》行世。《全唐诗》收诗3卷,《全唐诗补编》补1首又1句。

猜你喜欢

  • 隗台

    即黄金台。战国燕昭王为招募天下贤士而为郭隗构筑的台。罗隐《送章碣赴举》:“龙门盛事无因见,费尽黄金老隗台。”

  • 逃尧

    相传尧帝想将帝位让给许由,许由不肯,逃避隐居于颍水之滨。见《庄子·逍遥游》。后因以“逃尧”为咏隐居之典。钱起《题温处士山居》:“颍上逃尧者,何如此养真?”

  • 肘后方

    晋葛洪有仙术,尝著《肘后急要方》,言其卷帙不多,可悬挂于肘后。后因以“肘后方”谓仙方,亦为咏仙道之典。白居易《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始悟肘后方,不如杯中物。”亦省称“肘后”。张仲方《赠毛仙翁》:“

  • 北海

    ①湖名。即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汉代苏武出使匈权,被羁留,曾在此牧羊。王勃《采莲曲》:“不惜西关津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亦泛指北方荒远边地。②郡国名。汉景帝时分齐郡置,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东汉改为

  • 倚门

    ①靠着门。李白《北风行》:“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②《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后因

  • 优稳

    悠闲安逸。白居易《晚凉偶咏》:“幽深小池馆,优稳闲官职。”

  • 好个

    真个。感叹之辞。皮日休《病中有人惠海蟹转寄鲁望》:“族类分明连琐?,形容好个似蟛蜞。”

  • 许仲晦

    【介绍】:见许浑。

  • 杜牧及其作品

    王景霓著。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该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杜牧评传,包括生平、创作主张、创作成就等;第二部分是杜牧作品选注,共选诗71首,文3首,词1首,赋1首。书后有附录《介绍几部杜牧的

  • 龙泉神剑歌

    诗歌。唐张文徹撰。见敦煌遗书P3633。原卷题“大宰相江东吏部尚书臣张乞撰进”。据考,“张乞”即张文徹,卒于后梁贞明四年(918)。全诗以七言为主,偶有三言,长达一百零二句。诗中所颂张奉“龙泉神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