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十渐不克终疏

十渐不克终疏

魏徵作。此文作于贞观十三年(639),作者时为特进,知门下省事,因唐太宗渐生骄纵奢侈之心,上此疏,要求他防微杜渐,善始善终。首段提出自古帝王长治久安之策,分析其“受命之初”与“稍安之后”的不同表现和原因,作为全篇立论基础。二段论述唐太宗贞观之初“抑损嗜欲,躬行节俭”,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提出论点,并从十个方面予以证明。末段分析贞观初期与“今岁”的不同形势和产生原因,说明上疏目的。文章见微知著,思虑深远,词意恳切,说理畅达,正反对比,是非分明。唐太宗称此文“词强理直”(《贞观政要·慎终》),并书诸屏障,录付史司。

猜你喜欢

  • 巑岏

    没有生气貌;枯萎貌。李颀《题卢五旧居》:“怅望秋天鸣坠叶,巑岏枯柳宿寒鸦。”李群玉《将游荆州投魏中丞》:“贫埋病压老巑岏,拂拭菱花不喜看。”

  • 闲居赋

    晋潘岳仕宦不达,作《闲居赋》,咏闲居养亲,并寄托失意之慨。事见《晋书·潘岳传》。后因以“闲居赋”指未仕或去官家居。王维《丁寓田家有赠》:“时吟招隐诗,或制闲居赋。”

  • 横塘

    ①古堤名。三国吴大帝时于建业(今南京市)南淮水(今秦淮河)南岸修筑。亦为百姓聚居之地。崔颢《长干曲四首》之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②亦泛指堤塘。温庭筠《池塘七夕》:“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

  • 王倓

    【介绍】:祖籍雍州咸阳(今属陕西)。生卒年不详。昭宗朝宰相王抟子。唐末为河南府文学。后仕于闽。闽王王昶通文中,官至宰相。卒。撰有《王倓后集》,著录于《宋史·艺文志七》。作品已佚。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

  • 全唐诗录补遗

    清俞思谦编。思谦,字秉渊,号潜山,海宁(今属浙江)人,约生活于清乾隆年间。《全唐诗录补遗》,一卷。收录唐人74家诗150余首。清徐倬编成《全唐诗录》一百卷,尚有遗珠之憾,俞氏复加补掇甄录,以成此编。书

  • 入白芝溪寻黄尊师

    【介绍】:于鹄作。见《山中访道者》。

  • 胡杲

    【生卒】:757—845稍后【介绍】:郡望安定(今甘肃泾川)。曾任怀州司马。后弃官参禅,称胡隐士。会昌五年(845),在洛阳预白居易等人发起的“七老会”、“九老会”。《全唐诗》存诗1首。

  • 周彻

    【介绍】:见周澈。

  • 孟家邻

    见“孟母邻”。

  • 风光

    ①风景。白居易《因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宫城烟月饶全占,关塞风光请半分。”②指繁华景象。李咸用《同友人秋日登庾楼》:“六代风光无问处,九条烟水但凝愁。”③人的美好仪态。李珣《中兴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