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俗讲

俗讲

一种讲唱艺术。寺院僧侣为弘扬佛法,多有讲经之举,以讲释经文要义为主,其后由于经文艰深,不易普及,于是产生了俗讲,以讲说佛经故事为主,不限于宗教经义,对象也为世俗男女。俗讲的讲经文是释门承袭儒家讲经的体制。汉代经师,师徒传授,讲经传道,本以经师与都讲合作讲经的方式,讲经不仅由都讲念诵白文,经师加以解释,而且听众还须提问,与经师辩难。这是一般听众难以做到的,因此在寺庙的讲经便向通俗化方向发展,不得不抛开“演空有之义”,代之以说说唱唱,以达到“悦俗邀布施”的目的,只不过讲经仪轨未变,仍由都讲、法师共同完成讲说,所以讲经文中仍然要具备某些彼此呼应的特征。俗讲使用的讲经文是按正常讲经形式进行的,同样要把全经分成序分、正宗、流通的程序。可见俗讲虽有“悦俗”之意,仍要遵循一般讲经的形式,这样才成为俗讲的讲经。现在流传下来的讲经文,是法师使用的底本,所以在抄录时对经文往往是节抄,如《妙法莲华经讲经文》抄录经文时这样写道:“经云‘诸宝台上’乃至‘以为供养明净明德佛’。”其格式则可省作“××××乃至××××”。

猜你喜欢

  • 危仔昌

    【介绍】:抚州南城(今属江西)人,乾符(874~879)末年从从兄起兵,历刺新、抚、饶、信诸州。后兵败投吴越王,受宾席之礼,遂留居杭州,改姓元。《全唐诗补编·续补遗》收诗1首。

  • 张友正

    【介绍】:唐代散文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德宗时人(一说唐末人,误)。家于歙州(治今安徽歙县)。贞元十八年(802)曾与歙州刺史魏某游披云亭。工文。《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杂编》一卷,《宋史·艺文志七

  • 荀氏风流

    东汉荀淑生八子,有贤德,皆知名当世,时号“八龙”,其中荀绲为济南相,荀爽官至司空。绲子彧官至尚书令,彧从子攸为曹操军师,一家数代有名,人才迭出。事见《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后因以“荀氏风流”美称他人

  • 少皞

    见“少昊”。

  • 华山

    在陕西省华阴市区南。为我国五岳之一,以其在五岳中位置最西,故又称西岳。又因其西临少华山,故又名太华山。山势雄伟,奇峰突兀。落雁(南峰)、朝阳(东峰)、莲花(西峰)、玉女(中峰)、云台(北峰)五峰耸立。

  • 历阳前事

    见“历阳湖波”。

  • 安蛇足

    即画蛇添足。李商隐《有感》:“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 高湘

    【生卒】:?—878?【介绍】:字濬之。进士及第。历任长安令,司封、吏部员外郎、知制诰、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等职。乾符四年(877)知贡举,选士得人。后为江西观察使,《全唐诗》存诗1首又1句。

  • 全唐刘氏诗

    清刘云份撰。云份生平简介见《唐宫闺诗》条。刘氏曾对唐代诗人之姓氏进行统计,其中刘氏约70余家,仅次于李、王、张三姓而居第四。以同姓之故,遂于闲中编选此书。有清康熙刊本。前有刘梁嵩和刘云份各写的序言一篇

  • 王绶

    【介绍】:中唐时人。余无考。《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