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孝女曹娥的墓碑。东汉上虞度尚立,其弟子邯郸淳撰文。碑已不存。后世传有《曹娥碑帖》。碑后有蔡邕题“黄绢幼妇,外孙臼”八字,寓“绝妙好辞”之意。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后用为典实。李白《送王
杨树容易种活,但即使是十个人去种它,也不如一个人去拔它时间更快。谓成事难而败事容易。语出《韩非子·说林上》。来鹄《圣政纪颂》序:“政事群臣得陛下日问之,是‘十夫树杨’也;史官执笔为陛下日远之,是‘一夫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在交趾时常食薏苡果实。南方薏苡果实较大,马援载回一车薏苡为种。在其死后被人诬为载回的是南方明珠、文犀。见《后汉书·马援传》。后比喻蒙冤被谤。陈子昂《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桂枝芳欲
【介绍】:五代诗人。徐州邳阳(今江苏邳州境内)人。生卒年不详。初事楚马氏。楚亡,入宋为安邑主簿,秩满归隐。与廖融、路振友善。能诗,以《辞解牧》“踪迹未辞鸳鹭客,梦魂先到鹧鸪村”知名。《全唐诗》存诗一首
即刘向。刘向字子政。刘禹锡《送分司陈郎中祗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若问旧人刘子政,如今白首在南徐。”
见“江夏黄童”。
晋代高僧慧永修行高妙,居庐山西林寺中,在山上别筑一室以作禅定之用。慧永每居其室,则往往有异香扑鼻,且有一虎卧其室中,驯伏异常。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三》。后因以“庭前虎卧”为咏高僧之典。杜甫《谒文
【介绍】:唐代文学家。字希韩。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少博学,乾宁四年(897)登进士第,任校书郎、河南府文学。唐末累迁为左拾遗。后朱温篡唐,遂著《春秋无贤人论》以寄愤,复脱冠裳、服布衣归
【介绍】:①(全)乔知之作。此诗韵调远绍汉魏乐府,风骨嶙峋,气象混茫,唐代边塞诗的诸多因素胎息于此。“初寒冻巨海,杀气流大荒”之句,锤炼尤精,兵役之苦,战斗之惨,尽包含其中。后四句引出“寡恩”主题,令
亦称“假对”。指格律诗一联上下句中处于对仗的词在意义上是不对仗的,只是在形式上借字形或字音为对。通常包括借义对和借音对两类。参见“借义对”、“借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