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三绝句

三绝句

【介绍】:

杜甫约于永泰元年(765)冬在云安(今重庆云阳)作。三诗在形式上属于绝句,但不受平仄格律限制,称为古绝句。三首都是杜甫所见所闻的真实事件,是反映时事和人民遭受祸难的政治诗。第一首写渝州(今重庆市)、开州(今重庆开县)刺史被杀,群盗继起,百姓遭殃;第二首,写羌浑侵入陇右,一逃难者的悲苦遭遇;第三首,写禁卫军杀戮百姓,掳掠妇女,纵暴与羌、浑无二。作者有意把第三首与第二首相对照,重在揭露官军的罪行。夏力恕曰:“三篇另一格,盖当时实录,可备史书。”(《杜诗增注》卷一二)杨伦曰:“笔力横绝,此等绝句,亦非他人所有。”(《杜诗镜铨》卷一二)

猜你喜欢

  • 赵军租

    战国时赵将李牧守边,以军市租税犒赏有功兵将。后泛指奖赏军队的自主权。陈子昂《答韩使同在边》:“空怀老臣策,未获赵军租。”

  • 子规

    【介绍】:吴融作。诗咏子规。当作于流寓荆南时。借咏物托意,从传说中蜀王杜宇失国身亡化为杜鹃落笔,表现杜鹃鸟孤身漂荡。哀告无门之悲惨命运,婉转传达出作者仕途挫折失意而又背井离乡的痛苦心情。全篇想象丰富,

  • 泽宫射

    古时天子祭祀时要选士助祭。选士之时,先习射于泽宫,后射于射宫,凡射中者,才得入选。参见《周礼·夏官·司弓矢》。后用“泽宫射”来比喻进士考试。韩愈《县斋有怀》:“初随计吏贡,屡入泽宫射。”

  • 包茅入

    包茅,古代祭祀时滤酒所用菁茅。《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后因以“包茅入”谓诸侯归附朝廷。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之八:“包茅重入归关内,

  • 木客

    ①伐木工。张祜《送韦整尉长沙》:“木客提蔬束,江乌接饭丸。”②旧指生活在山间树林的野人。亦泛指山野边鄙之民。刘禹锡《莫猺歌》:“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

  • 不数数

    犹不汲汲。谓不热衷于功名利禄。李白《赠武十七谔》序:“潜钓川海,不数数于世间事。”

  • 紫荆树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田真兄弟三人欲分家,堂前有紫荆树一株,议分为三份,树忽然枯死。兄弟三人遂感悟而不分家,树又重新发芽。后因以“紫荆树”为咏兄弟关系的典故。杜甫《得舍弟消息》:“风吹紫荆树,色与

  • 庾敬休

    【生卒】:?~835【介绍】:字顺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元和元年(806)进士及第,又中博学宏词科。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起居舍人、礼部、兵部郎中、吏部、户部侍郎等,迁尚书左丞。新、旧《唐书》有传。

  • 通同

    共同。元稹《酬孝甫见赠十首》之七:“终须杀尽缘边敌,四面通同掩大荒。”

  • 富春山

    山名。在浙江桐庐县南。前临富春江,一名严陵山,山下有严陵濑,为汉隐士严光(字子陵)垂钓处。李白《古风》之十二:“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