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佛家语。一时变化出的城郭,比喻小乘所能达到的境界。李绅《水寺》:“闻道化城方便喻,只应从此到龙宫。”②指佛寺。王维《登辨觉寺》:“竹径从初地,蓬峰出化城。”③古寺名。废址在今安徽当涂。李白《陪族叔当
唐代韩愈、柳宗元的并称。二人交谊深厚,同为“古文运动”领袖人物,诗歌也各有成就。晚唐赵璘《因话录》卷三:“元和中,后进师匠韩公,文体大变。又柳柳州宗元、李尚书翱、皇甫郎中湜……余座主李公,皆以高文为诸
【介绍】:刘沧作。咸阳,秦朝都城,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这是一首咏古感怀七言律诗,章法别致,前四咏古,气魄甚大,后四写景,宛如画图。清陆次云《晚唐诗善鸣集》云:“上下两截,绝不相蒙,怀古情深,正在此处。
【介绍】:白居易作。约于元和十二年(817)至元和十三年作于江州。诗中的“水边碓”指水碓,是一种舂谷设备,诗中是用其舂云母。诗人一日于山下独宿,在静静的夜里,听着水边水碓之声,写下了这首小诗。意境清幽
【介绍】:见雍陶。
诗歌风格。中唐诗人卢仝,自号玉川子,诗特怪异,故严羽《沧浪诗话·诗体》特标举卢仝诗为“卢全体”。又《诗评》云:“玉川之怪,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卢仝诗充满豪放之气,艺术构思逞奇斗险,诗语不
唐杜牧作。晚唐时期,统治者佞佛之风大盛,成为社会经济的重大负担。会昌五年(845),唐武宗下诏辟佛。次年,宣宗及位,稍弛佛禁。作者由池州刺史移睦州,途经杭州(今属浙江),因杭州刺史李播辟佛寺建南亭而作
【介绍】:韦庄作。诗言登咸阳楼所见雨中景象。取景疏淡,思致清婉,浑然天成,毫无斧凿痕迹。整首诗如一幅流动感极强的水墨画,意境空濛,风格清新自然。
《左传·僖公十六年》:“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后因以“鹢路”比喻仕路失意或处境不利。杜甫《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倚风遗鹢路,随水到龙门。”
【介绍】:桐庐(今属浙江)人,家于钱塘(今浙江杭州)。诗人章八元之子。元和十四年(819)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大和中为山南道从事,试大理评事。有诗名,得李绅奖赞。《全唐诗》录其诗1卷,然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