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顾宪成

顾宪成

【生卒】:1550——1612

字叔时,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吏部文选郎中,因上疏语侵执政,贬官;廷推阁臣违帝意革职;召起任官辞不就,其名声日高。生性聪明,从小即有志于圣学。里居后益深入研究学问。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说。与弟允成倡修“东林书院”,偕同志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时士大夫得罪权臣或不得志者,率退居林野,闻风响附。在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评论人物。由是东林名声大著,而忌恨者亦多。魏忠贤专政,大凡正人君子都被视为东林,抨击无虚日,遂成朋党之祸。卒于家。天启初,赠太常卿。崇祯初,赠吏部右侍郎,谥端文。


【生卒】:1550—1612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叔时,别号泾阳。万历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十五年以上疏语侵执政,谪桂阳州判官。历迁至吏部员外郎、文选郎中,二十二年以廷推阁臣忤旨,削籍归。在里与弟顾允成东林书院,偕同志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又讽讥朝政,评论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之名大著。崇祯初赠吏部右侍郎,谥端文,人称泾阳先生。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遗书》。


【生卒】:1550—1612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叔时,别号泾阳。万历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十五年以上疏语侵执政,谪桂阳州判官。历迁至吏部员外郎、文选郎中,二十二年以廷推阁臣忤旨,削籍归。在里与弟顾允成东林书院,偕同志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又讽讥朝政,评论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之名大著。崇祯初赠吏部右侍郎,谥端文,人称泾阳先生。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遗书》。


【生卒】:1550—1612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叔时,别号泾阳。万历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十五年以上疏语侵执政,谪桂阳州判官。历迁至吏部员外郎、文选郎中,二十二年以廷推阁臣忤旨,削籍归。在里与弟顾允成东林书院,偕同志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又讽讥朝政,评论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之名大著。崇祯初赠吏部右侍郎,谥端文,人称泾阳先生。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遗书》。


猜你喜欢

  • 张康国

    字宾老,扬州(今属江苏)人。举进士,知雍丘县。绍圣中,提举两浙常平,豪猾敛服,发仓救荒,江南就食者数万人。徙福建转运判官。崇宁元年(1102),入为吏部、左司员外郎。三年(1104),拜尚书左丞,旋知

  • 高可仰

    【介绍】:宋信州贵溪人。出身科第,官国子监学录。未仕时,刻苦学问,建书院于所居之旁,收召宗族及乡人子弟以教之,名为桐源书院。

  • 徐丰玉

    【生卒】:1813—1853【介绍】:清安徽桐城人,字子逢,号石民。以纳捐授贵州平远知州。咸丰间官至湖北督粮道。率军拒太平军于田家镇,兵败自杀。谥勇烈。

  • 闾豆

    【介绍】:北魏时人,柔然主大檀之亲属。后赐名庄。闻毗子。孝文帝太和中为定户籍大使,官至七兵尚书。

  • 巢鸣盛

    【生卒】:1611—1680【介绍】: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字端明,号崆峒。明崇祯九年举人。事母至孝。明亡后,母死,乃筑室墓旁,名永思草堂,又名止阁,自号止园,跬步不离墓次,直至老死。学者私谥正孝先生。

  • 垣憘伯

    南朝齐人,祖籍略阳桓道(郡治今甘肃天水)。少豪侠,善射雉,武帝授以直閤将军,颇以家势凌辱同僚王文和。后出为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时文和任益州刺史,被文和诬杀。【介绍】:南朝齐下邳人。垣闳子。齐武帝以为直

  • 吕方毅

    【介绍】:唐博州清平人。吕才子。七岁能诵《周易》、《毛诗》,太宗闻其敏,召见,赐束帛。及长,为右卫铠曹参军。母丧,哀恸过礼,以毁卒。布车从母葬,友人郎馀令以白粥、玄酒、生刍祭路隅,时人共哀之。

  • 高湛

    【生卒】:496—538【介绍】:北魏末渤海蓨人,字子澄。孝明帝初以司空参军起家,迁扬烈将军、羽林监。东魏孝静帝天平时以功除使持节都督南荆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南荆州刺史。南朝梁陈庆之围城急攻,湛孤城独

  • 公子目夷

    姓子,名目夷。又称子鱼或公子鱼。宋襄公庶兄。襄公即位,任为相。襄公举行鹿上之盟,想和楚争霸,他劝谏,不听。继之襄公与诸侯会盟于孟,又再次谏止,宋、楚泓水之战,他建议乘楚军半渡与渡后未成阵时进击,襄公均

  • 王继升

    【介绍】:宋冀州阜城人。尝事太宗于藩邸。太宗即位,累官泉州兵马都监。会游洋洞民万余叛,攻泉州,继升潜率精骑二百夜击破之。官终顺州团练使。卒年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