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陈寿

陈寿

【介绍】:

明湖广黄陂人,字伯。以孝闻。明末,农民军兴,至其家,见其守棺不去,疑棺中藏财物,欲取之。寿泣告:“宁杀我,勿惊我父!”民军义而舍之。


【生卒】:1440—1522

【介绍】:

明江西新淦人,字本仁。成化八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以劾万贵妃兄弟及中官梁芳、僧继晓,系诏狱。得释,屡迁都给事中。弘治中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御火筛得捷。擢右副都御史掌南院。正德初抗章论救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等,忤刘瑾致仕。九年起抚陕西,命捕镇守中官廖堂爪牙。拜南京兵部侍郎,进刑部尚书致仕。


【生卒】:?—1411

【介绍】:

明湖广随州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户部主事。永乐元年迁员外郎,出为山东参政。以夏原吉荐,召为工部左侍郎。时太子监国南京,寿陈兵民困状,又乘间言左右干恩泽者多。太子深纳之。九年以汉王高煦谮,下狱,贫不能给朝夕。竟死狱中。仁宗即位,追赠工部尚书,谥敏肃。


【生卒】:233—297

【介绍】:

西晋巴西安汉人,字承祚。少好学,师事周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以不附宦官黄皓被黜。蜀亡入晋,司空张华爱其才,举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阳平令。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官终御史治书。有良史才,撰《三国志》。夏侯湛见之,便坏己所著《魏书》。另有《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等。还编有《诸葛亮集》。


字本仁,其先新淦(今江西新干)人。祖戍辽东,遂占籍宁远卫。少贫甚,拾得遗金,坐等到半夜,把金给失主。成化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升都给事中。弘治时,官延绥巡抚、右副都御史、掌南院。刘吉指使御史弹劾其不习刑名,被调任。在延绥,他搜集军粮战具,军势始振。正德初,上疏论救戴铣薄彦徽等,惹刘瑾怒,令致仕。起抚陕西,不久任南京兵部侍郎,陕人呼号拥乘舆挽留任,移日不得行。逾年,乞归,升南京刑部尚书,致仕。嘉靖改元,诏升一品阶,时年八十三。卒。


随(今湖北随州)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户部主事。永乐元年(1403)任户部员外郎。后任工部左侍郎。九年因汉王高煦进谗言,被关监狱,贫甚。官属有所赠送,拒不受,竟死狱中。仁宗时,赠工部尚书,谥敏肃。(15/4164)


【生卒】:233-297

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少好学,以同郡谯周为师,仕蜀汉为观阁令史。入晋,为著作郎,撰《蜀相诸葛亮集》、《魏吴蜀三国志》,时人谓有良史之才。累迁御史治书。元康七年死。


【生卒】:233-297

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少好学,以同郡谯周为师,仕蜀汉为观阁令史。入晋,为著作郎,撰《蜀相诸葛亮集》、《魏吴蜀三国志》,时人谓有良史之才。累迁御史治书。元康七年死。


猜你喜欢

  • 万筐

    【介绍】:明江西南昌人,成化庚子徙居湖北罗田县。字菊轩。痘科名医万杏坡之子。绍承父业,亦以医术知名。子万全,医名益著。

  • 周幾

    【介绍】:北魏代人。少以善骑射为猎郎。明元帝即位,为殿中侍御史,掌宿卫禁兵。迁左民尚书。后为宁朔将军,拒晋将刘裕等,以功赐爵交阯侯,镇河南。袭陕城,卒于军。

  • 韦幼成

    【介绍】:唐京兆杜陵人。玄宗朝历司勋、主客员外郎。天宝中,官兵部郎中。十载,出为汉中太守,兼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移为河内太守。

  • 彭蠡

    【生卒】:1146—1200【介绍】:宋南康军都昌人,字师範,号梅坡先生。彭寻弟。朱熹守南康,蠡从之游,为熹所重。后以积学名世,筑室梅坡,授徒肄业,学者云集。

  • 练贞吉

    【介绍】:明末清初河南商丘人,字石林。顺治初拔贡,与侯方域、贾开宗等相唱和。有《丛言诗话》、《扫叶居士集》。

  • 郭景星

    【介绍】:元镇江丹徒人,字元德。性仁孝。由淮海书院山长累官台州路黄岩州判官。卒年七十九。有《寓意斋文稿》。

  • 马玉崑

    【生卒】:?——1908字景山。安徽蒙城人。以武童从军,与捻军战于安徽、山东,赐号“振勇巴图鲁”。从军西征秦、陇回部,用兵新疆、克肃州、乌鲁木齐、昌吉、玛纳斯,封世职,改勇号为“博奇”,累官至总兵。中

  • 贺若敦

    【生卒】:521?-565?统子。果断有武艺,力劝统据颍州降西魏。西魏末率军克白帝城。为金州都督。击败境内蛮民诸部。北周初,率军与陈争湘州。南渡长江,相持年余,陈许其渡江,遂全军北还,免官。武帝保定初

  • 王慎中

    【生卒】:1509—1559【介绍】:明福建晋江人,字道思,初号南江,更号遵岩。嘉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在职与诸名士讲习,学大进。令诏简部属为翰林,众首拟慎中,大学士张璁欲见之,固辞不赴,乃稍移吏部

  • 沈寿民

    字眉生,懋学从孙。有声誉。崇祯九年(1636)行保举法,巡抚张国维推荐寿民应诏。入都,上疏劾兵部尚书杨嗣昌夺情,复攻总督熊文灿不应与“贼”讲盟结约,名动天下。不久,推托有病去,讲学姑山。福王时,阮大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