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金海陵王

金海陵王

【生卒】:1122—1161

【介绍】:

金朝皇帝,女真完颜部人,本名迪古乃,字元功,后改名亮。辽王完颜宗幹第二子。皇统九年,弑熙宗自立,当年改元天德,后改贞元、正隆。即位后以励官守,务农时等七事诏中外。迁都于燕,称中都,又改汴梁为南京。正隆末大举攻宋,败于采石,东至瓜洲,兵变被杀。在位十二年。世宗时降为海陵郡王,谥号炀,后再降为海陵庶人。


【生卒】:1122——1161

即完颜亮,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金太祖孙,宗干子。熙宗朝,累官至平章政事。皇统九年(1150),伙同右丞相秉德等杀熙宗,自立为帝,改元天德。诏示“励官守、务农时、慎刑罚、扬侧陋、恤穷民、节财用、审才实”七事为大政方针;颁行“十二事”以约束官吏。杀金太宗子孙及宗翰等诸宗室子孙数百人,以绝后患。把都城从关外迁入关内燕京。进一步改革官制,设秘书监,罢中书、门下二省。正隆六年,率大军进攻南宋,交战中闻东京留守完颜雍称帝,慌乱退兵,被部下射杀。金世宗时,降封海陵王,谥炀,后又降为海陵庶人。


【生卒】:1122—1161

【介绍】:

金朝皇帝,女真完颜部人,本名迪古乃,字元功,后改名亮。辽王完颜宗幹第二子。皇统九年,弑熙宗自立,当年改元天德,后改贞元、正隆。即位后以励官守,务农时等七事诏中外。迁都于燕,称中都,又改汴梁为南京。正隆末大举攻宋,败于采石,东至瓜洲,兵变被杀。在位十二年。世宗时降为海陵郡王,谥号炀,后再降为海陵庶人。


【生卒】:1122——1161

即完颜亮,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金太祖孙,宗干子。熙宗朝,累官至平章政事。皇统九年(1150),伙同右丞相秉德等杀熙宗,自立为帝,改元天德。诏示“励官守、务农时、慎刑罚、扬侧陋、恤穷民、节财用、审才实”七事为大政方针;颁行“十二事”以约束官吏。杀金太宗子孙及宗翰等诸宗室子孙数百人,以绝后患。把都城从关外迁入关内燕京。进一步改革官制,设秘书监,罢中书、门下二省。正隆六年,率大军进攻南宋,交战中闻东京留守完颜雍称帝,慌乱退兵,被部下射杀。金世宗时,降封海陵王,谥炀,后又降为海陵庶人。


【生卒】:1122—1161

【介绍】:

金朝皇帝,女真完颜部人,本名迪古乃,字元功,后改名亮。辽王完颜宗幹第二子。皇统九年,弑熙宗自立,当年改元天德,后改贞元、正隆。即位后以励官守,务农时等七事诏中外。迁都于燕,称中都,又改汴梁为南京。正隆末大举攻宋,败于采石,东至瓜洲,兵变被杀。在位十二年。世宗时降为海陵郡王,谥号炀,后再降为海陵庶人。


猜你喜欢

  • 朱子昌

    【生卒】:?—1302【介绍】:元温州路平阳人,字可大。为江阴州教授。游京师,授浙西儒学副提举。

  • 怀琏

    【生卒】:1009—1090【介绍】:宋僧。漳州龙溪人,俗姓陈,字器之。工诗。尝住明州育王山。仁宗皇祐中,召对称旨,赐号大觉禅师,住持京师净因院。一时显宦名流,争与缔交。英宗治平中,乞归,渡江入四明,

  • 杨朵儿只

    【生卒】:1279—1320【介绍】:元唐兀人。事仁宗于藩邸,甚见倚重。大德间,从迁怀孟。成宗卒,先还大都,与右丞相哈剌哈孙定议,迎武宗于北藩。仁宗居东宫,论功以为太中大夫。仁宗即位,累官御史中丞,数

  • 孙永

    【生卒】:1019——1086字曼叔,长社(今河南许昌)人。以荫为将作监主簿。第进士,调襄城尉。神宗即位,擢天章阁待制。改河北、陕西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斥王韶献取熙河之策,降知和州。召还

  • 张自德

    【生卒】:1608—1667【介绍】:明末清初顺天丰润人,字元公,号洁源。顺治四年进士,授清都知县,有政绩,升补贵州道御史,历右副都御史、陕西、河南巡抚,晋工部尚书,以熟悉河务著名。

  • 阳裕

    字士伦,右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初为州主簿,王浚为幽州刺史,转治中从事,为王浚所忌。投附晋骠骑大将军鲜卑单于段眷,授郎中、中军将军。历事段氏五主,深受器重。段辽时,降附后赵石季龙,授北平太守。后为

  • 郑俨

    【生卒】:?-528字季然,荥阳(今属河南)人。体壮貌美。受灵太后宠爱,身兼武卫将军、中书令等职,致政令由其出。明帝卒,时论皆言出于俨计。尔朱荣举兵,俨至荥阳,据郡抗荣军。被部下杀死。(,参见《北史》

  • 李玄霸

    高祖第三子,早夭。武德元年追赠卫王,谥怀。(,参见《新唐书》)【生卒】:599—614【介绍】:唐宗室,字大德。高祖第三子。早卒。高祖武德元年追赠卫王,谥怀。

  • 江贵寿妻王氏

    【生卒】:?——1861名保姑。歙(今属安徽)人。丈夫年龄比其大一倍,无怨言。后入曹家为保母,再从侍曹家女于夫家。咸丰十一年,护曹氏女避战乱,舍己保主。

  • 王翚

    【生卒】: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江南常熟(今属江苏)人。得王鉴赏识,学画于王时敏,历时二十年。集各家风格、合南北二宗于一体。认为“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为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