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赵鞅

赵鞅

【生卒】:?—前477

即赵简子,又称赵孟。景叔之子。任晋卿,长期执掌国政。其时六卿强大,公室益卑,前514年诛灭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大夫。其后六卿内部互相兼并,以兵击败范氏、中行氏。前494年围范氏、中行氏于朝歌,次年,在铁地誓师,击败护送粮饷给范氏、中行氏的郑兵,范氏、中行氏遂奔齐。赵氏封地进一步扩大,为此后赵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参见《左传》哀公二年)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猜你喜欢

  • 余萧客

    【生卒】:1732——1778字古农。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惠栋之弟子。著有《古经解鉤沉》三十卷,《文选纪闻》三十卷,《文选音义》八卷。乾隆四十三年卒。【生卒】:1729—1777【介绍】:清江苏长洲

  • 诸葛兴

    【介绍】:宋会稽人,字仁叟。宁宗嘉定元年进士。历彭泽、奉化二县丞。尝作《会稽九颂》。有《梅轩集》。

  • 刘潺

    【生卒】:?—1505【介绍】:明河南安阳人,字宗澜。天顺元年进士。由刑部主事累迁为四川左布政使,历顺天府尹,所至有廉声。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辽阳时,于边务多缺失。

  • 郑受益

    【生卒】:?—943【介绍】:五代时郑州荥阳人,字谦光。郑处诲子。以文学致身,累迁台阁,自尚书郎迁右谏议大夫。后晋高祖天福七年,以言讦直无忌,执政恶之,乃请以病告归。旋高祖殁,以不赴国哀停任,会赦,拜

  • 杨晟台

    湖南蛮人,居诚、徽州。元祐二年(1087),改诚州为渠阳军,罢两州兵马及守御民丁。晟台乘机聚集蛮民举戈起兵,攻文村堡,知渠阳军胡田措手不及,晟台与西融州蛮砦粟仁催相联合,声威大震,朝廷派遣屯守渠阳军至

  • 张宣

    【介绍】:五代时人,字致用。仕吴。累迁诸军都虞候,徙左街使,终武昌军节度使,皆以严酷为理。置地室以鞠罪人,罪无问大小,入之则无全活。久之境内大治,道不拾遗。南唐昇元中卒。

  • 王绩

    【生卒】:约590—644【介绍】:唐初绛州龙门人,字无功。王通弟。隋炀帝大业中举孝悌廉洁,授秘书省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六合县丞。性简放,嗜酒不任事,以世乱还乡里,著书东皋,自号“东皋子”。唐高

  • 赵柔

    【介绍】:北魏金城人,字元顺。仕北凉沮渠牧犍为金部郎。太武帝平凉州,内徙京师。文成帝时,拜著作郎,官至河内太守,有信惠。尝注解《祗洹精舍图谒》。

  • 辽太祖淳钦后述律氏

    【生卒】:878——952名平,小名月理朵,回鹘后裔,生于契丹右大部。述律平果断有雄略。太祖尝渡沙碛击党项,室韦二部乘虚偷袭,平勒兵奋击,大破室韦,名声大振。太祖用兵治国,后常参谋划:劝用韩延徽,谏阻

  • 李完

    【生卒】:?—1197【介绍】:金朔州马邑人,字全道。登进士第,调澄城主簿,补尚书省令史。明习法律。世宗选能吏八人巡行全境,考察县令,完居其一。累迁南京路按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