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赵汝愚

赵汝愚

【生卒】:1140——1196

字子直。汉王元佐七世孙。饶州余干(今属江西)人。举进士。历吏部郎兼太子侍讲、秘书少监兼权给事中、敷文阁学士等。绍熙二年(1191),擢吏部尚书。四年(1193),迁知枢密院事。与外戚韩侂胄议定,立皇子赵扩为帝(即宁宗)。拜右丞相。侂胄恃功用事其党羽李沐奏劾汝愚,汝愚遂“以同姓居相位,将不利于社稷”被贬斥,出知福州,被劾,谪永州安置,行至衡州,病发,为守臣所窘,暴死。侂胄被杀,尽复原官,赠太师,追封周王,谥忠定。


【生卒】:1140—1196

【介绍】:

宋宗室,居饶州馀干,字子直。赵善应子。孝宗乾道二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历吏部侍郎兼太子侍讲、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等职。光宗绍熙二年,召为吏部尚书。四年,迁知枢密院事。五年,与韩侂胄等定议,立嘉王赵扩为帝,是为宁宗。拜右丞相,命朱熹待制经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未几,和韩侂胄有隙。宁宗庆元元年,罢相出知福州。侂胄党仍诬贬不已,再谪永州安置。至衡州疾作,为守臣所窘,暴死。后谥忠定。有诗文集和《太祖实录举要》、《国朝诸臣奏议》。


【生卒】:1140—1196

【介绍】:

宋宗室,居饶州馀干,字子直。赵善应子。孝宗乾道二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历吏部侍郎兼太子侍讲、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等职。光宗绍熙二年,召为吏部尚书。四年,迁知枢密院事。五年,与韩侂胄等定议,立嘉王赵扩为帝,是为宁宗。拜右丞相,命朱熹待制经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未几,和韩侂胄有隙。宁宗庆元元年,罢相出知福州。侂胄党仍诬贬不已,再谪永州安置。至衡州疾作,为守臣所窘,暴死。后谥忠定。有诗文集和《太祖实录举要》、《国朝诸臣奏议》。


【生卒】:1140—1196

【介绍】:

宋宗室,居饶州馀干,字子直。赵善应子。孝宗乾道二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历吏部侍郎兼太子侍讲、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等职。光宗绍熙二年,召为吏部尚书。四年,迁知枢密院事。五年,与韩侂胄等定议,立嘉王赵扩为帝,是为宁宗。拜右丞相,命朱熹待制经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未几,和韩侂胄有隙。宁宗庆元元年,罢相出知福州。侂胄党仍诬贬不已,再谪永州安置。至衡州疾作,为守臣所窘,暴死。后谥忠定。有诗文集和《太祖实录举要》、《国朝诸臣奏议》。


猜你喜欢

  • 赵匡明

    【介绍】:五代时蔡州人。赵匡凝弟。以军功事后唐,历绣、峡二州刺史,荆南留后。唐哀帝天祐二年朱温遣杨师厚来讨,遂奔蜀,王建待以宾礼,及建称帝建前蜀,用为大理卿、工部尚书。卒于蜀。

  • 唐令则

    【生卒】:?—600【介绍】:北周北海平寿人。唐瑾次子。性好篇章,兼解音律,文多轻艳。静帝大象中官至乐部下大夫。仕隋,位太子左庶子。太子杨勇废,被诛。

  • 贺卢

    讷弟。初从道武帝平中原,以功封辽西公。后为广川太守,耻为人下,投附慕容德,德用为并州刺史。南燕亡,卒。(83上/1813,参见《北史》)【介绍】:北魏代人。贺讷弟。从拓跋珪平中原,以功封辽西公。除广川

  • 杜景俭

    冀州武邑(今属河北)人。少举明经,拜司刑丞,专理制狱,执法公允。曾两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坐漏泄禁中语,出为并州长史,卒于赴任途中。(,参见《新唐书》)【介绍】:名或作景佺。唐冀州武邑人,初

  • 辛珍之

    【介绍】:北魏陇西狄道人。辛琛族子。太尉铠曹行参军,稍迁司徒录事参军、广州大中正。孝武帝永熙三年,除征东将军,行阳平郡事,州民路黑奴起事,被执。黑奴败,获免。孝静帝武定中官至广、洛、北荆、扬、雍、襄六

  • 谢朗

    字长度,谢安从子。善言玄理,文词艳丽,名亚于谢玄。终于东阳太守。【介绍】:东晋陈郡阳夏人,字长度,小字胡儿。谢安从子。善言玄理,文义艳发,名亚谢玄。与玄同为谢安器重。官至东阳太守。

  • 查应兆

    【介绍】:明苏州府长洲人,字瑞徵。正德六年进士,授工部主事,视浙榷。镇守中官傲慢,诸使者无敢出一言。应兆往见,中官将自据上坐。应兆笑云:“公年老,何忘主客礼!”中官出意外,不知所措,竟以上坐让之。后为

  • 李鹤章

    【生卒】:1825—1880【介绍】:清安徽合肥人,字季荃。李鸿章弟。诸生。咸同间从兄攻太平军,援江苏。官至甘凉道。未赴任,乞病归。

  • 李谅

    德宗子。大历时封虔王,授开府仪同三司。又分领蔡州、朔方灵盐、横海、徐州四节度大使。(,参见《新唐书》)【生卒】:?—833【介绍】:唐苏州人,郡望陇西,字复言。德宗贞元中进士。顺宗永贞中,王叔文荐为度

  • 韩睿素

    【介绍】:唐河南河阳人。韩愈祖父。官至桂州长史,化行南方。有四子,名仲卿、少卿、云卿、绅卿,一说七子,名晋卿、季卿、子卿、仲卿、云卿、绅卿、升卿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