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赵安仁

赵安仁

【介绍】:

辽宦官。本宋深州乐寿人,字小喜。幼时为契丹兵所掳,被阉。圣宗时累迁为御院通进。听钦哀皇后密令,伺仁德皇后动静。兴宗即位初,钦哀摄政,欲废帝。仁助帝迁太后于庆州,授左承宣、监门卫大将军。


【生卒】:958—1018

【介绍】:

宋洛阳人,字乐道。赵孚子。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历太常丞等职。真宗朝,拜右正言,预重修《太祖实录》。迁知制诰、知审刑院,充翰林学士。从真宗至澶渊订和盟,并撰答书。后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累官至御史中丞。卒谥文定。有文集。


宦官。字小喜,深州乐寿(今河北献县)人。本钦哀后亲信,重熙初,钦哀摄政,准备废兴宗立重元。于是,兴宗与安仁密谋徙太后于庆州守陵,授左承宣、监门大将军。后兴宗思太后,亲往奉迎。太后责安仁离间母子,以德报怨。


【生卒】:958——1018

字乐道,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幼聪慧,执笔即能写大字。十三岁通经传大旨,早以文艺闻,为赵普李昉等所嘉奖。雍熙进士。历大理评事,光禄寺丞,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真宗即位,拜右正言,重修《太祖实录》。咸平中,同知贡举,旋知制诰。景德三年(1006),拜参知政事,修国史。国史成,迁右丞。后官终御史中丞。好读书,有集五十卷,尤知典故,喜教诲后进,为十人所推崇。病死,赠吏部尚书,谥文定。


【生卒】:958—1018

【介绍】:

宋洛阳人,字乐道。赵孚子。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历太常丞等职。真宗朝,拜右正言,预重修《太祖实录》。迁知制诰、知审刑院,充翰林学士。从真宗至澶渊订和盟,并撰答书。后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累官至御史中丞。卒谥文定。有文集。


【生卒】:958——1018

字乐道,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幼聪慧,执笔即能写大字。十三岁通经传大旨,早以文艺闻,为赵普李昉等所嘉奖。雍熙进士。历大理评事,光禄寺丞,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真宗即位,拜右正言,重修《太祖实录》。咸平中,同知贡举,旋知制诰。景德三年(1006),拜参知政事,修国史。国史成,迁右丞。后官终御史中丞。好读书,有集五十卷,尤知典故,喜教诲后进,为十人所推崇。病死,赠吏部尚书,谥文定。


猜你喜欢

  • 白瑜

    【介绍】:明常州府武进人,字楚英。永乐二年进士。授给事中,调为钧州判官。廉勤有为,均平赋役,凡利于民者即兴之,妨于民者即去之。秩满留任,始终如一。

  • 刘倬云

    【生卒】:?——1903湖南宁乡人。刘典之弟。从刘典镇压太平军,转战江西、浙江,再赴陕西,官历知县、知府至道员,署福建按察使。中法战争时,综理福建营务,以捕海盗著名。光绪二十九年卒。

  • 徐乐

    【介绍】:西汉右北平无终人。辨知达理,善为文辞。武帝时,与严安、主父偃俱上书言世务。帝召见,拜郎中。曾上书劝武帝以秦为鉴,注重民生。若民困而上不恤,下怨而上不知,陈涉再起,国即有土崩之势。

  • 常鼐

    【生卒】:?—1722【介绍】:清满洲正白旗人,赫舍哩氏。康熙间由笔帖式考授内阁中书,累擢两江总督。疏请若钱粮亏空,应于该州县名下追回,改变知府分赔之例,如所请。

  • 李充

    【介绍】:东晋江夏人,字弘度。幼好刑名之学,善楷书。丞相王导辟为掾,转记室参军。深抑浮华之士,累迁大著作郎。时典籍混乱,充主持整理,删除繁重,开创经史子集四部归类法。官至中书侍郎。撰有《翰林论》、《学

  • 萧大连

    【生卒】:527—551字仁靖,梁简文帝子。少能作文,兼善音乐、图画。大同二年(536)封临城县公。历中书侍郎、侍中。太清元年(547)出为东扬州刺史。侯景围建康,率军四万增援,城陷,复还州。简文帝即

  • 武英

    【生卒】:?——1041字汉杰,太原(今属山西)人。以父战死,录三班借职,以右班殿直为忻、代州同巡检。击败契丹百余骑,以功迁左班殿直、监雄州榷场,徙庆州柔远砦。康定二年(1041),元昊扰边,随任福与

  • 王萃奎

    【生卒】:?——1911江西丰城人。官湖北谷城巡检。宣统三年,襄阳响应武昌革命党人起义时被杀。

  • 危子安

    【介绍】:明福建光泽人。性古朴,度量宽弘。豪邻盗葬其祖坟,族众忿激,欲与之斗。子安为之解,曰:“吉凶非人谋,姑听之。”后危族更盛,众始释然。

  • 李延寿

    【介绍】:唐陇西人,世居桐州。累补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寻转御史台主簿,兼直国史。尝受诏与人同修《五代史志》,预撰《晋书》,并撰《太宗政典》,删补《南史》、《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