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裴行俭

裴行俭

【生卒】:619-682

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幼以门荫补弘文生,贞观中举明经,并从苏定方学兵法。仪凤四年奉诏册送波斯王返国,行程万里,途中擒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降李遮匐,将吏于碎叶城勒石以纪其功。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四十八万大军平突厥之乱,以勋封闻喜县公。曾主选举十余年,知人善任。精通草书,不择笔墨。撰有《草字杂体》、《选谱》诸书。(,参见《新唐书》)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


猜你喜欢

  • 汤衡

    【介绍】:明江西赣州人。永乐中任中军都督府都事,因故降为广东昌化知县。请革横暴害民之黎族土官,不法土官由此敛戢。

  • 王季文

    【介绍】:唐池阳人,字宗素。少居九华山,尝遇异人,授九仙飞化之术。懿宗咸通中登进士第,授秘书郎。寻谢病归九华,每日浴于山之龙潭。

  • 山阳女赵氏

    父盗盐,论法当斩。女诣官求释父,许之,免死罪。女遂终身不嫁,服侍其父。

  • 孙之獬

    【生卒】:?——1647山东淄川人。明天启进士,在明官至侍读,后削籍。顺治初年出任礼部侍郎。后以尚书衔赴江南招抚。顺治四年(1647),“土寇”攻淄川,守城战死。【生卒】:?—1650【介绍】:明末清

  • 荣涟

    江南无锡(今属江苏)人。出家为道士,善于诗、画。孝顺母亲,出游所得珍玩、良药,皆奉献与母。与同县杜诏及僧人妙复号称“三逸”。母卒后,庐墓不出。【介绍】:清道士。江苏无锡人,字三华,号涧泉,又号听松山人

  • 成霄

    【介绍】:北魏上谷居庸人,字景鸾。成淹子。好为文咏,坦率多鄙俗。间巷之人,颂讽成群,乃至大行于世。官至治书侍御史。

  • 柳申锡

    【介绍】:宋潼川人,字彦养。隐居不仕,潜心穷究阴阳五行、星历气候。所著《先天太极》,自一岁一月一日一身,皆有图说。又作《三易图说》,以探羲文、孔氏之秘。

  • 章之采

    【介绍】:明杭州府仁和人,字去浮。有《东西天目志》。

  • 豆卢永恩

    【生卒】:506—563【介绍】:北周昌人。豆卢宁养弟。少有识度,与兄宁投宇文泰,以迎魏孝武帝功封新兴县伯。屡从征讨,进骠骑大将军。入北周授鄯州刺史,封沃野县公。武帝保定元年入为司会中大夫,寻卒于官。

  • 宋咸

    【介绍】:宋建州建阳人,字贯之。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知邵武军,立学置田以养士。移守韶州,奏除悍卒,境内肃然。狄青经制广西时,任其为转运使,以功转职方员外郎。官至都官郎中。有《易补注》、《扬子法言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