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袁桷

袁桷

【生卒】:1266—1327

【介绍】: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生卒】:1265——1327

字伯长,庆元(治所今浙江宁波)人。大德初,由阎复等人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初建南郊时,他进十议。升集贤直学士,卒。追封陈留郡公,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清容居士集》。


【生卒】:1266—1327

【介绍】: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生卒】:1265——1327

字伯长,庆元(治所今浙江宁波)人。大德初,由阎复等人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初建南郊时,他进十议。升集贤直学士,卒。追封陈留郡公,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清容居士集》。


【生卒】:1266—1327

【介绍】: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 逯中立

    【介绍】:明山东聊城人,字与权,号确斋。万历十七年进士。由行人擢吏科给事中,进兵科右给事中。遇事敢言,因言顾宪成被斥事,贬为陕西按察司知事,引疾归。有《周易札记》、《两垣奏疏》。

  • 李彦忠

    【介绍】:元永平人。事亲至孝,父丧,庐墓,八年不至家。

  • 刘弇

    【生卒】:1048—1102【介绍】:宋吉州安福人,字伟明。神宗元丰二年进士。授海门簿。迁知峨眉县。继中博学弘词科,改太学博士。哲宗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院检讨官

  • 刘朗

    南朝宋时人,字元明,江夏王刘义恭长子,出继少帝,封南丰县王。历任湘州刺史、侍中、领射声校尉,为刘劭所杀。孝武帝追赠前将军、江州刺史。

  • 逢安

    【生卒】:?—27【介绍】:一作逢安。新莽末琅邪东莞人,字少子。王莽天凤五年,樊崇起事,安起兵响应,为赤眉军首领之一。刘玄更始二年,与崇等进兵关中,与杨音等会师弘农,进至华阴,拥立刘盆子为帝,任左大司

  • 张正常

    【生卒】:1335—1377【介绍】:明江西贵溪人,字仲纪。汉张道陵四十二世孙,世居贵溪龙虎山。袭封正一嗣教真人。

  • 东不訾

  • 朱有合

    【介绍】:清湖南桂阳人。十四岁曾因母病割股。二十岁丧父后,与其三兄同耕,母与长、二两兄居住,相去六里,有合每晚必往视母安睡。嘉庆末,家谱、县志拟载其事,坚持不允。卒年七十七。

  • 王原杰

    【介绍】:元平江路吴江人,字子英。学邃行洁,所作诗文雅健高古。顺帝至正间领乡荐。时各地农民起义军蜂起,乃隐居教授不仕。时称贞白先生。有《春秋谳议》、《贞白英华文集》、《水云清啸诗集》。

  • 周嘉

    【介绍】:东汉汝南安成人,字惠文。王莽末为郡主簿。光武时举孝廉,拜尚书侍郎,稍迁零陵太守,视事七年,有惠政。卒于官,民为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