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薛瑄

薛瑄

【生卒】:1393——1464

字德温,河津(今属河南)人。从魏希文、范汝舟学,研究洛、闽渊源。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选授御史。正统时,历山东提学佥事、大理左少卿。首讲学“白鹿洞”书院,称为“薛夫子”。得罪王振,被诬几死。景帝时历大理寺丞、南北大理寺卿。英宗复辟,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以老归。撰有《读书录》二十卷。


【生卒】:1389或1392—1464

【介绍】: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温,号敬轩。少工诗赋,后从高密魏希文海宁范汝舟治理学,即尽焚所作诗赋。永乐十九年进士。旋居父丧,悉遵古礼。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杨当国,欲见之,谢不往。正统间,初为山东提学佥事,以白鹿洞学规开示诸生,亲为讲授,人呼薛夫子。召为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诬下狱,几被杀。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顺间,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寻致仕。卒谥文清。其学全本程、朱,以为自朱熹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己教人以复性为主。有《读书录》、《薛文清集》。


【生卒】:1389或1392—1464

【介绍】: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温,号敬轩。少工诗赋,后从高密魏希文海宁范汝舟治理学,即尽焚所作诗赋。永乐十九年进士。旋居父丧,悉遵古礼。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杨当国,欲见之,谢不往。正统间,初为山东提学佥事,以白鹿洞学规开示诸生,亲为讲授,人呼薛夫子。召为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诬下狱,几被杀。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顺间,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寻致仕。卒谥文清。其学全本程、朱,以为自朱熹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己教人以复性为主。有《读书录》、《薛文清集》。


猜你喜欢

  • 林静

    【介绍】:元末湖州德清人,字子山,号愚斋。尝从宋濂游。穷研经史百家。辟署安定书院山长,辞不赴。善画马。有《愚斋集》。

  • 李蓁

    【介绍】:清湖南祁阳人,字友桃。乾隆间选授江南亳州州同,时值水灾,悉心办赈务,灾民得沾实惠。摄亳口税局,再摄蒙城知县,所至有绩。被议左迁,遂归。

  • 元安

    【生卒】:835—899【介绍】:唐僧。凤翔麟游人,俗姓淡。少从兄祐律师受业,该通经论。后归禅宗,历参翠微无学、临济义玄,终嗣夹山善会。常居澧州乐普山,世称乐普和尚。喜作诗偈劝世。

  • 冯山

    【介绍】: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 冯修

    字宝业,诞弟。位至侍中、镇北大将军、尚书。忿兄诞常向冯太后言其过失,欲毒死诞。事发,贬为平城百姓。(83上/1820,参见《北史》)【介绍】:北魏长乐信都人,字宝业。冯熙子,冯太后侄。长于宫禁而无学术

  • 曹璘

    【介绍】:明湖广襄阳人,字廷辉。成化十四年进士。授行人,选授御史。屡上疏言事,弘治初出按广东,访陈献章于新会,服其言论,遂弃官居山中读书,三十年不入城市。(⊙)曹翰(924-992) 宋大名人。少为郡

  • 郑经

    【生卒】:1643—1681【介绍】:清福建南安人,一名锦,字玄之,小字锦舍。明延平郡王郑成功子。康熙元年嗣郡王位,以陈永华为辅佐,冯锡範为侍卫,经营台湾,发展经济,屡拒清朝招抚。十三年耿精忠反清,乃

  • 陆山才

    【生卒】:509—566【介绍】:南朝陈吴郡吴人,字孔章。好文史,起家梁王国常侍。依王僧辩、张彪,及僧辩被杀,彪兵败,乃归陈霸先。敬帝绍泰中,为都督周文育长史,掌政事,辅克萧勃,擒欧阳頠。后为豫章太守

  • 那海产

    【介绍】:元阿速人。失剌拔都儿子。袭父职。武宗至大中,进宣武将军、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赐三珠虎符。泰定帝时,覃加明威将军。

  • 刘永福

    【生卒】:1837—1917【介绍】:清广东钦州人,居广西上思,字渊亭,本名义。曾参与天地会起事,太平天国败后在桂滇边境组织黑旗军。后赴越南。同治十二年应越南政府之邀率部抗法,次年被越任为三宣副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