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白圭

白圭

【生卒】:1419——1474

字宗玉,南宫(今属河北)人。正统进士。授御史。监军征讨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审理疑狱百余案。随从英宗北征,兵败土木堡逃回。历升陕西按察副使、浙江右布政使。天顺时,历官右副都御史、工都尚书。参赞南和侯方瑛军讨擒贵州东苗干把猪。成化元年(1465)督军镇压刘千斤起义,后历升官为兵部尚书兼督十二团营。性格简重。十年死。赠少傅,谥恭敏。


【生卒】:1419—1474

【介绍】:

明真定府南宫人,字宗玉。正统七年进士。除御史,监军攻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辨疑狱百余。土木之变,陷身后脱还。天顺二年进右副都御史,赞方瑛军镇压贵州苗干把猪起事。旋巡抚湖广。入为兵部侍郎,进工部尚书。成化元年,提督军务,镇压荆襄流民刘通等起事。事平,加太子少保。改兵部尚书,兼督十二团营。议出兵大举搜河套,调兵征粮,内地负担甚重,而所遣大将皆畏怯不任战,终于无功。卒官。谥恭敏。


【介绍】:

战国时人,名丹,字圭。魏惠王时为相,善筑堤治水,自称胜于禹。主张减轻田税,二十分取一。一说,与经商致富之白圭为同一人。


【介绍】:

战国时周人。魏文侯时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之法,经商致富。五谷成熟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以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如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


战国时人。提出经商致富的理论。他主张经商应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丰收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经商必须如同孙、吴用兵,商鞅行法一样,要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后世研究经商治产业以致富的人都以他为祖师。(,参见《史记》)


战国时人。提出经商致富的理论。他主张经商应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丰收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经商必须如同孙、吴用兵,商鞅行法一样,要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后世研究经商治产业以致富的人都以他为祖师。(,参见《史记》)


【介绍】:

战国时周人。魏文侯时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之法,经商致富。五谷成熟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以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如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


猜你喜欢

  • 俞益

    【生卒】:?—1434【介绍】:明浙江馀杭人,字友谦。永乐二年进士。以翰林庶吉士与修《永乐大典》。书成,授靖安知县,改知潜山县,持己爱民,始终如一。

  • 上官伯圭

    【介绍】:元安仁人,字敬和。上官藻子。善诗。由太子说书升知昆山县。

  • 监止

    【介绍】:见阚止。

  • 南寿

    【介绍】:明保定府满城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武宗南幸,抗疏谏沮,廷杖几死。嘉靖初,升员外郎,寻擢徽州知府,以忤当道去官。生平慎交游,寡言笑,为乡邑表率。

  • 韩无忌

    【介绍】:春秋时晋国人。韩厥长子。有废疾。厥告老,将立之,以不才辞,请立弟起。悼公从之,以为仁,使掌公族大夫。谥穆子。

  • 王宸

    【生卒】:1720——1797字子凝。号蓬心。江苏太仓(今属江苏)人。王原祁之曾孙。乾隆中期举官至湖南永州知府。擅长画,自号潇湘子。罢官后,贫不能归乡,赴武昌依两湖总督毕沅,以诗画换酒。著有《绘林伐材

  • 梁嵩

    【介绍】:五代时浔州平南人。仕南汉。刘龚白龙元年进士。累官翰林学士。见世多虐政,乞归养母。锡赉甚厚,辞不受。但请蠲本州一岁丁赋,从之。

  • 乔昱

    【介绍】:清江苏如皋人,字丹辉,号镜潭。乔林子。篆刻承其家学,兼长水墨兰竹。

  • 赵涣

    【介绍】:明吴江人,字少文。学行醇谨,尤工五言古诗,与史玄、吴易相唱和,号为东湖三子。明亡,落魄不偶,抑郁而死。有《春草堂集》。

  • 李德

    【介绍】:明初广东番禺人,字仲修。洪武三年荐至京师,授洛阳长史,迁济南、西安二府幕,改广西义宁教谕,在职振兴文教。好为诗,晚年究洛闽之学。后人辑其诗,与黄哲、王佐、赵介为《广州四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