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琦善

琦善

【生卒】:约1790—1854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字静庵。嘉庆间由荫生累官山东按察使。道光间以治河办海运,明干有为,官至直隶总督、文渊阁大学士。二十年,办交涉,在大沽口登英舰,为敌势所慑,允许议和。旋代林则徐督粤,撤海防,擅订《穿鼻草约》,私许割香港、开放广州、赔偿烟价六百万银元等条款。被广东巡抚怡良奏劾,坐夺职拿问。咸丰间任钦差大臣,建立江北大营,与太平军对峙,多败,卒于军。谥文勤。


【生卒】:?——1854

字静庵。姓博尔济吉特。满洲正黄旗人。格得理尔之后代,一等侯、热河都统成德之子。荫生,袭侯爵,历官至河南、山东巡抚、两江总督兼署漕运总督、直隶总督,文渊阁大学士,得道光帝器重,鸦片战争爆发,驻肪天津,不战而允许与英人谈判,充钦差大臣赴广州,署两广总督兼粤海关监督。诬陷林则徐,栽撤海防武备;擅自允许割让香港、赔款、通商诸条件,被革职抄家。后复起,官叶尔羌帮办大臣、驻藏大臣、四川总督,协办大学士,几落几起。咸丰二年(1852)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发展,再充钦差大臣,专办防务,致力于江北,长期与太平军战于扬州、镇江、瓜洲一带。两年后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勤。


【生卒】:约1790—1854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字静庵。嘉庆间由荫生累官山东按察使。道光间以治河办海运,明干有为,官至直隶总督、文渊阁大学士。二十年,办交涉,在大沽口登英舰,为敌势所慑,允许议和。旋代林则徐督粤,撤海防,擅订《穿鼻草约》,私许割香港、开放广州、赔偿烟价六百万银元等条款。被广东巡抚怡良奏劾,坐夺职拿问。咸丰间任钦差大臣,建立江北大营,与太平军对峙,多败,卒于军。谥文勤。


【生卒】:?——1854

字静庵。姓博尔济吉特。满洲正黄旗人。格得理尔之后代,一等侯、热河都统成德之子。荫生,袭侯爵,历官至河南、山东巡抚、两江总督兼署漕运总督、直隶总督,文渊阁大学士,得道光帝器重,鸦片战争爆发,驻肪天津,不战而允许与英人谈判,充钦差大臣赴广州,署两广总督兼粤海关监督。诬陷林则徐,栽撤海防武备;擅自允许割让香港、赔款、通商诸条件,被革职抄家。后复起,官叶尔羌帮办大臣、驻藏大臣、四川总督,协办大学士,几落几起。咸丰二年(1852)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发展,再充钦差大臣,专办防务,致力于江北,长期与太平军战于扬州、镇江、瓜洲一带。两年后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勤。


【生卒】:约1790—1854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字静庵。嘉庆间由荫生累官山东按察使。道光间以治河办海运,明干有为,官至直隶总督、文渊阁大学士。二十年,办交涉,在大沽口登英舰,为敌势所慑,允许议和。旋代林则徐督粤,撤海防,擅订《穿鼻草约》,私许割香港、开放广州、赔偿烟价六百万银元等条款。被广东巡抚怡良奏劾,坐夺职拿问。咸丰间任钦差大臣,建立江北大营,与太平军对峙,多败,卒于军。谥文勤。


猜你喜欢

  • 傅毅

    【介绍】:东汉扶风茂陵人,字武仲。少博学,善属文。以明帝求贤不笃,士多隐处,作《七激》以为讽。章帝以为兰台令史,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后为大将军窦宪司马。早卒。

  • 张法受

    【介绍】:唐人。善描寺壁佛像及人物山水。

  • 姚里鸦儿

    贞祐末,与伯德窊哥募义军收复东胜州,行帅府授武义将军、观察判官。兴定元年(1217),诏授权节度副使。

  • 安期生

    【介绍】:秦琅琊阜乡人。从河上丈人学。卖药东海边,时人称之为千岁翁。相传秦始皇东游,与之语三日三夜,赐黄金璧玉价值数千万。及去,皆置阜乡亭中,以赤玉舄一双为报,留书言数年后,求之于蓬莱山。后始皇遣人入

  • 杜审肇

    【生卒】:903—974【介绍】:宋定州安喜人。杜审琼弟。太祖乾德初,领潍州刺史。开宝中为右骁卫上将军,出知澶州。会河决,太祖怒其不即时上言,坐免官。旋复旧职即致仕。卒谥温肃。

  • 金克厚

    【介绍】:明浙江仙居人,字弘载。嘉靖二年进士。任六合知县。温雅忠厚,有长者风。以病乞改国子助教。后特升礼部主事,敕教驸马府,寻进员外郎。

  • 全子栖

    【介绍】:晋人。为文自课,一文必三草。十年后,悔其少作,尽焚之。平生凡三焚其作。

  • 王濛

    【生卒】:约309—约347【介绍】:东晋太原晋阳人,字仲祖。哀帝王皇后父。少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晚节克己励行,以清约见称,善隶书。司徒王导辟为掾,补长山令,徙中书郎。长于清谈,穆帝永和二年司马昱

  • 狄知逊

    【介绍】:唐并州太原人。狄孝绪子。以明经擢第,补东宫内直。历郑州司兵参军兼郑王府兵曹参军。迁梁州都督府录事参军。改越州剡县令、华州郑县令,官至夔州都督府长史。

  • 苗守信

    【生卒】:955——1000训子。少习父业,补司天历算,除司天台主簿,知算造。太平兴国中,以应天历稍有差误,奉诏与冬官正吴昭素等造新历。及成,与卫尉少卿元象宗等同校定,颇为精密,赐名为“乾元历”。雍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