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盖
南朝宋东莞(今山东沂水)人。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天旱,民乏食,献谷五百斛助官府赈恤。(,参见《南史》)
南朝宋东莞(今山东沂水)人。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天旱,民乏食,献谷五百斛助官府赈恤。(,参见《南史》)
【介绍】:唐人。德宗贞元十七年,与韩愈同游洛北惠林寺。时汾方应进士试,韩愈致书试官,以出群之才荐。次年,汾登进士第。宪宗元和间,任国子博士。迁祠部员外郎。敬宗宝历元年,任国子司业。文宗大和二年,官卫尉
雁门繁畴(今山西繁峙)人。世代经商,资财巨万。初为刘琨从事,常往来鲜卑各部,与猗卢善。猗卢向琨求含,含入代,参军国大事。受晋封为左将军、关中侯。(,参见《北史》)【介绍】:十六国时雁门繁峙人。家世为商
【生卒】:1245——1313字功起,蔡州(今河南汝南)人。初在南宋制置陈奕麾下。至元十二年(1275)随陈奕以黄州(今湖北黄冈)降元,为千户。在灭宋战争中,拔南陵,破溧阳,战银墅,取婺州,平衢州,下
字成之,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嘉定进士。任干办行在诸军审计司,建请宁宗崇尚道学以“格物致知”为治国之本。迁起居郎,进礼部侍郎,以言罢职,旋以宝章阁侍制知饶州,复以言罢,召为兵部侍郎兼侍讲兼同修国史,
【介绍】:明陕西临潼人,字子乔,号石川。弘治八年举人。正德中授杞县知县,时杞县累遭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椮开荒地,拒中官索求,殚心经营,民得稍苏。迁汝州知州,劝民耕读。历大名、松江两府同知,官至长芦都转
【介绍】:清河南商丘人,字代言,号惕若。雍正七年副贡,发浙江试用,历任江山、镇海知县,所至以清干称。其赈荒、修塘二事绩尤著,载浙人所撰《生祠碑记》中。以知州衔致仕。
亳州鹿邑(今安徽鹿邑)人。父病,割股肉进之。后愈。卒,居丧尽哀。每日起土为坟,三年,起坟广一亩,高三丈余。
简王桂第六子。宣宗时封灵丘王。好学工诗,尤精医道,曾用药治瘟疫,救活人无数。子、孙、曾孙皆因有孝行被旌表。【生卒】:1415—1475【介绍】:明宗室。代王朱桂第六子。永乐二十二年封灵丘王,封国在绛州
【生卒】:?——1662漳浦(今属福建)人。康熙元年,被本县盗刘畅掠上山,宁死不就污,被杀。
【介绍】:元庆元鄞县人,字真志。与弟全晋孙皆从学于陈埙,又为杨简私淑高弟。与父全汝梅、兄全鼎孙、季弟全颐孙、及鼎孙子全耆,三世置义田以赡族人。人称“义田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