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庆
【生卒】:?-702
雍州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少时为越王府参军,从学记室任希古。武后临朝,拜广州都督,有善政。万岁登封初,迁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参知政事,并敢于进谏武后。后以老疾,退居闲职。通三礼,一生所撰杂书二百余卷。(,参见《新唐书》)
【生卒】:?-702
雍州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少时为越王府参军,从学记室任希古。武后临朝,拜广州都督,有善政。万岁登封初,迁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参知政事,并敢于进谏武后。后以老疾,退居闲职。通三礼,一生所撰杂书二百余卷。(,参见《新唐书》)
【生卒】:1036—1107【介绍】:宋建昌军南丰人,字子宣。曾巩弟。仁宗嘉祐二年进士。神宗熙宁中,为集贤校理,判司农寺,与吕惠卿共创青苗、助役、保甲、农田水利之法。历知制诰、翰林学士兼三司使。因论判
【介绍】:五代时太原人,字享天。李存进子。存进本姓孙。汉韶幼有器局,风仪峻整。初仕后唐庄宗,为指挥使。后仕明宗,为武定军节度使,复本姓。后降前蜀,因与孟知祥有旧,又以功累迁永平军节度使,历兴元、遂州两
字晋卿,耀州三原(今属陕西)人。泰和三年(1203),中进士。入补尚书省掾,草拟奏章,因字差错,降为平凉府判官。转鄠县主簿,诸事从简,吏民高兴,且每日觅山水,以诗酒自娱,了无宦情。后奉诏率民入关,行至
【生卒】:1678—1728【介绍】:清浙江嘉兴人,字倬云,号恬邨。康熙四十七年举人。历任兵部职方员外郎、吏科给事中,巡视台湾,掌河南道监察御史。在台整饬法纪,运台粮救闽饥,处事均合机宜。性好学,九经
【介绍】:传说中远古时人。颛顼之子,禹之父。居于崇,为崇伯。尧时由四岳举之,奉命治水。以土壤堵塞之法,九年未成。被舜杀于羽山。一说鲧死后化为黄熊。
【介绍】:东晋陈郡阳夏人,字道和。袁耽子。以孝行称。历官琅邪内史、东阳太守。
【生卒】:?——1390濠(治今安徽凤阳)人。父母兄弟俱死。十七岁,归附朱元璋。攻城略地,累功封吉安侯。明太祖曾视为腹心股肱。洪武二十三年(1390)坐胡惟庸党被诛。【生卒】:1336—1390【介绍
字仁伯,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人。绍定进士。嘉熙二年(1238),擢秘书省正字。淳化初,知南剑州,有政绩。拜将作监,上奏论事,力反起用史嵩之。此疏为朝野传诵。擢太常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屡上书极论朝
【介绍】:五代时历阳人。仕吴。少有勇力,初隶杨行密帐下。杨隆演时累官黑云都尉。吴越犯常州,与徐温大败之。后以大将镇润州,平周郊之乱。杨溥太和元年授饶州刺史,卒于任,年六十五。
【生卒】:?—1339【介绍】:元泗州人,字新甫,号雲峤。尝为侍仪舍人。馆阁诸老、朝省名公折辈行与交,称陈公子。历官太常院太祝,累迁余姚州同知。性豪宕结客,积金七屋,不数年散尽。不乐小官,怒骂宰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