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修

王修

【生卒】:?—418

【介绍】:

东晋京兆灞城人,字叔治。任太尉谘议参军。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刘裕破后秦,克长安,以其子刘义真留镇关中,任脩为长史辅之。义真年少,赐与不节。脩常裁减之,左右怨,因谮其欲反。值关中晋将正自相屠杀,沈田子王镇恶,脩杀沈田子。义真乃使左右杀修。


【介绍】:

东晋太原晋阳人,字敬仁,小字苟子。王濛子。明秀有美称。善隶、行书。起家著作佐郎、琅邪王文学,转中军司马,未拜而卒。时年二十四。


【介绍】:

三国魏北海营陵人,字叔治。东汉末初为孔融主簿,迁高密令,移胶东,有治绩。后为袁谭别驾。劝谭、尚兄弟勿相攻。谭死,归曹操,为司空掾,迁魏郡太守,抑强扶弱,赏罚严明。魏国既建,为大司农郎中令,徙奉常。


【介绍】:

东汉会稽句章人。顺帝时为扬州从事。三国时虞翻尝赞其治绩,谓委身受命,垂声来世。


字叔治,北海营陵(今山东潍坊)人。初为北海守孔融属吏,归曹操后,官至大司农郎中令。以忠贞著名当时,曾数次救孔融脱难;袁谭死后亲敛其尸;严才反于邺城,他不遵旧规,亲率下属至宫门侍卫,受到操称赞。


字敬仁,小字苟子,王濛子。聪明俊秀,善隶书,号称“流奕清举”。初为著作郎,历琅邪王文学,转中军司马。年二十四岁死。


东晋时人,字叔治,祖籍京兆灞城(今陕西临潼西),流寓至江南。初为刘裕太尉谘议参军,从征后秦,授雍州长史,留守关中。沈田子擅杀王镇恶,修遣人杀田子,为雍州刺史刘义真所杀。(,参见《南史》)


字叔治,北海营陵(今山东潍坊)人。初为北海守孔融属吏,归曹操后,官至大司农郎中令。以忠贞著名当时,曾数次救孔融脱难;袁谭死后亲敛其尸;严才反于邺城,他不遵旧规,亲率下属至宫门侍卫,受到操称赞。


猜你喜欢

  • 凌景夏

    【生卒】:?—1175【介绍】:宋临安府馀杭人,字季文。高宗绍兴二年进士。历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以言宋金和议非便,忤秦桧意,出知外郡,闲居十余年。桧死,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抚州,徙襄

  • 共尉

    【生卒】:?—前202【介绍】:秦人。临江王共敖子。楚汉相争时为汉将刘贾、卢绾等所败,死。

  • 张白泽

    【生卒】:?—481【介绍】:北魏上谷沮阳人,本字钟葵,献文帝赐名白泽,纳其女为嫔。柔然侵犯,献文帝从其议,亲率师反击,大破柔然。孝文帝时,除中散,迁殿中曹给事中,见宠,参预机密。太和初,怀州民三十余

  • 沈该

    【介绍】:宋湖州归安人,字守约。沈时升子。以上舍释褐,处乡里,以和易谦退称。高宗绍兴八年,金人在淮泗遣使请和,上疏论之,朝奏夕召。十六年,以两浙转运判官知临安。次年,除权礼部侍郎,出知夔州。召还,除参

  • 刘杳

    【生卒】:487—536【介绍】:南朝梁平原平原人,字士深。少好学,博览群书,博识强记。沈约、任昉等每有疑问或不知出处者,辄向杳请教。武帝天监中为宣惠豫章王行参军。大通初为步兵校尉。官至尚书左丞。撰《

  • 安德

    【介绍】:元明间河南汝州人。幼警敏,涉猎经史,习词赋。元末进士,隐居教授。洪武初郡守举为州学训导。兵燹之余,家无藏书,手录以授生徒。后以明经征,入对称善,擢湖广左参政。

  • 萧大圜

    【介绍】:南朝梁南兰陵人,字仁显。梁简文帝子。简文帝大宝元年封乐梁郡王、丹杨尹。侯景杀简文帝,大圜潜遁获免。往江陵,元帝改封晋熙郡王,以为琅邪、彭城二郡太守。元帝承圣末,西魏围江陵,出使为质。后入北周

  • 徐无党

    【介绍】:宋婺州永康人。仁宗皇祐五年进士。少从欧阳修学古文辞,颇受称勉。尝注欧阳修所撰《五代史》。历知渑池县,后为郡教授以卒。

  • 柳偃

    【生卒】:?-550字彦游,恽少子。年十二为梁武帝所引见,诏问读何书,对曰《尚书》。又问有何美句?对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甚为时人所叹异。选娶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历庐陵、鄱阳内史。大宝元年卒。

  • 魏麐徵

    【生卒】:1644—??【介绍】:清江苏溧阳人,字苍石。康熙六年进士。官杭州、延安、邵武、曲靖知府。诗宗白香山、苏东坡。有《石屋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