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焦循

焦循

【生卒】:1763——1820

字里堂。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嘉庆举人。《易》学世家。于经、史、历算、声音、训诂诸学皆有研究。著有《易通释》二十卷,《孟子正义》三十卷,《六经补疏》二十卷,《周易王注补疏》、《尚书孔氏传补疏》各二卷,《毛诗郑氏笺补疏》五卷,《春秋传杜氏集解补疏》五卷,《礼记郑氏注补疏》三卷,《论语何氏集解补疏》三卷,《毛诗地理释》四卷,《毛诗鸟兽草木虫鱼释》十一卷,《禹贡郑注释》、《论语通释》、《陆玑疏考证》各一卷,《群经宫室图》二卷,《雕菰楼文集》二十四卷,《诗话》一卷。辑录当时通儒论《尚书》之名著为《书义丛钞》四十卷,《词》三卷,甚为同时名儒敬重。嘉庆二十五年卒。


【生卒】:1763—1820

【介绍】:

清江苏甘泉人,字里堂。嘉庆六年举人。于家中筑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学宗戴震,曾作《申戴篇》。著作繁多,于《论语》、《毛诗》、《左传》、《礼记》均有补疏,而用力深为《周易》,有《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晚年撰《孟子正义》,颇得子焦廷琥襄助之力。另有《雕菰楼集》、《里堂学算记》、《邗记》、《剧说》等。


【生卒】:1763—1820

【介绍】:

清江苏甘泉人,字里堂。嘉庆六年举人。于家中筑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学宗戴震,曾作《申戴篇》。著作繁多,于《论语》、《毛诗》、《左传》、《礼记》均有补疏,而用力深为《周易》,有《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晚年撰《孟子正义》,颇得子焦廷琥襄助之力。另有《雕菰楼集》、《里堂学算记》、《邗记》、《剧说》等。


【生卒】:1763—1820

【介绍】:

清江苏甘泉人,字里堂。嘉庆六年举人。于家中筑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学宗戴震,曾作《申戴篇》。著作繁多,于《论语》、《毛诗》、《左传》、《礼记》均有补疏,而用力深为《周易》,有《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晚年撰《孟子正义》,颇得子焦廷琥襄助之力。另有《雕菰楼集》、《里堂学算记》、《邗记》、《剧说》等。


猜你喜欢

  • 杨隆演

    【生卒】:897—920【介绍】:五代时吴国国君,初名瀛,又名渭,字鸿源。杨行密次子。兄杨渥为徐温、张颢所杀,得以次立。后温杀颢,政事悉委于温。温乃尊其为吴国王,建元武义。为人厚懦恭恪,常怏怏酣饮。在

  • 陈宗训

    【介绍】:宋临安人。理宗绍定间画院待诏。师苏汉臣,工画道释人物仕女,描染未精,人呼为“铁陈”。

  • 毛茂清

    【介绍】:清江苏太仓人,字林逸。顾清振妻。有《筠雪轩草》。

  • 宇文化及

    【生卒】:?—619【介绍】:隋代郡武川人。字文述子。性奸险,不循法度。炀帝为太子时领千牛卫,累迁至太子仆。炀帝即位后,恃旧恩,贪冒特甚。授右屯卫将军。大业十四年从驾江都,以北方乱,禁卫军将司马德勘等

  • 郑光

    【介绍】:唐润州丹阳人。宪宗郑皇后弟,宣宗舅。宣宗即位后,拜诸卫将军,迁金吾大将军。大中元年,拜平卢节度使。改凤翔节度使。五年,迁河中节度使。七年,入朝,召对延英,占奏俚近,宣宗不悦,留为右羽林统军兼

  • 马元

    【生卒】:?—1820【介绍】:清四川松潘人。乾隆间参与台湾、廓尔喀等战役,由行伍累擢把总。嘉庆间屡与湖北白莲教军战,至凉州镇总兵。寻镇压河南李文成起事,擢广西提督。卒谥壮勤。

  • 张範

    【生卒】:?—212【介绍】:东汉末河内修武人,字公仪。董卓之乱,避居扬州。袁术招请,不往。归曹操,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操征伐,辄令与邴原留守。

  • 郭回

    【介绍】:元邵武人。素贫,年六十无妻,奉母寄宿神祠中。母卒,佣身得钱葬之,每日诣坟哭祭,十四年不辍。

  • 高相

    西汉沛县(今属江苏)人。治《易》经,自言其学出自丁宽。无章句,专说阴阳灾异。传其学于子高康及毋将永。康以明《易》为郎,永官至豫章都尉。王莽居摄,东郡太守翟义谋举兵反莽,他侦悉之,私语门人,门人上书告发

  • 郑楷

    【介绍】:明浙江浦江人,字叔度。蜀王闻其贤,除王府教授,赐号醇翁,升长史致仕。有《凤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