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焦循

焦循

【生卒】:1763——1820

字里堂。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嘉庆举人。《易》学世家。于经、史、历算、声音、训诂诸学皆有研究。著有《易通释》二十卷,《孟子正义》三十卷,《六经补疏》二十卷,《周易王注补疏》、《尚书孔氏传补疏》各二卷,《毛诗郑氏笺补疏》五卷,《春秋传杜氏集解补疏》五卷,《礼记郑氏注补疏》三卷,《论语何氏集解补疏》三卷,《毛诗地理释》四卷,《毛诗鸟兽草木虫鱼释》十一卷,《禹贡郑注释》、《论语通释》、《陆玑疏考证》各一卷,《群经宫室图》二卷,《雕菰楼文集》二十四卷,《诗话》一卷。辑录当时通儒论《尚书》之名著为《书义丛钞》四十卷,《词》三卷,甚为同时名儒敬重。嘉庆二十五年卒。


【生卒】:1763—1820

【介绍】:

清江苏甘泉人,字里堂。嘉庆六年举人。于家中筑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学宗戴震,曾作《申戴篇》。著作繁多,于《论语》、《毛诗》、《左传》、《礼记》均有补疏,而用力深为《周易》,有《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晚年撰《孟子正义》,颇得子焦廷琥襄助之力。另有《雕菰楼集》、《里堂学算记》、《邗记》、《剧说》等。


【生卒】:1763—1820

【介绍】:

清江苏甘泉人,字里堂。嘉庆六年举人。于家中筑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学宗戴震,曾作《申戴篇》。著作繁多,于《论语》、《毛诗》、《左传》、《礼记》均有补疏,而用力深为《周易》,有《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晚年撰《孟子正义》,颇得子焦廷琥襄助之力。另有《雕菰楼集》、《里堂学算记》、《邗记》、《剧说》等。


【生卒】:1763—1820

【介绍】:

清江苏甘泉人,字里堂。嘉庆六年举人。于家中筑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学宗戴震,曾作《申戴篇》。著作繁多,于《论语》、《毛诗》、《左传》、《礼记》均有补疏,而用力深为《周易》,有《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晚年撰《孟子正义》,颇得子焦廷琥襄助之力。另有《雕菰楼集》、《里堂学算记》、《邗记》、《剧说》等。


猜你喜欢

  • 王令

    【介绍】:清陕西渭南人,字仲锡。由拔贡生官至广东按察使。有《念西堂诗集》、《古雪堂文集》。

  • 薛果

    【生卒】:?-618举子。勇猛善战,号“万人敌”。大业末协助其父起兵。父死继位,代统其众与唐军相持于高墌城。不久兵败被杀。(,参见《新唐书》)

  • 伏女

    【介绍】:西汉济南人,名羲娥。伏生女。生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由女传言教今文《尚书》于晁错。

  • 诸发

    【介绍】:战国时越国人。事越为大夫,奉命使梁,执梅一枝遗梁王。梁臣韩子以为无礼,命其冠则以礼见,不冠则否。诸发以各国风俗不同,据理力争,否则梁使日后过越,亦须随俗剪发文身。梁王闻之,披衣出见,逐韩子。

  • 元忠

    字仙德。拓跋遵孙。素有忠谨之称,孝文帝初,位至右仆射,封城阳公。后告病退职,孝文亲送至都门之外。卒,帝为其立碑铭,谥宣。(,参见《北史》)

  • 张焘

    【生卒】:1091——1165字子公,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政和进士。累官权吏部尚书。金使来议和,建请谨边防,励将士,反对屈膝于金。奏劾施廷臣、莫将等相勾结,赞和议,得恩宠。绍兴九年(1139),以

  • 本寂

    【生卒】:840—901【介绍】:唐僧。泉州莆田人。俗姓黄。少习儒,性乐释典,十九岁出家福州云名山。后居临川曹山,前来参问者常满堂。有《注对寒山子诗》。

  • 卢度世

    【生卒】:419-471字子迁,玄子。初为中书学生,以学行为士人所重,崔浩被杀,度世逃亡。太武帝下令赦其宗族,出为中书侍郎,位至齐州刺史,坐事下狱。后得还乡,再征至京,未及授官,卒。(,参见《北史》)

  • 虎臣

    【介绍】:明陕西麟游人。成化中贡入太学,屡上疏建言,多从之。孝宗将建棕棚于万岁山,以备登眺。臣抗疏切谏,孝宗从而毁之,由是名闻都下。后授云南嘉知县,卒官。

  • 嵇適

    【生卒】:953—1011【介绍】:宋应天府宋城人,字利往。登进士第。授汝南褒信尉,调石首主簿。尝按部民父子坐重辟者,使父抵法而子免,人称其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