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法显

法显

平阳武阳(今山西沁县东南)人。后秦时居长安为僧。自长安游天竺。历时十三年又四个月。足迹达今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地。学梵书、梵语,抄写经文。东晋义熙八年,乘商船归国,经今爪哇,终达山东登陆。后南至建康译经,著《佛国记》一卷。译《僧祗律》为当时僧徒遵用。


【生卒】:约337—约422

【介绍】:

东晋僧。平阳武阳人,俗姓龚。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大戒,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在长安,慨律藏残缺,誓志寻求。晋安帝隆安三年,与慧景、道整等四僧入西域求经。度流沙,经鄯善国,以至乌耆,到于阗。度葱岭,到北天竺。南度小雪山,慧景死。进至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于巴连弗邑住久,得《摩诃僧祇众律》、《方等泥洹经》等。留三年学梵语梵书。后由师子国归,前后凡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归国后,在建康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共译经律论五部。并撰有《佛国记》,亦称《高僧法显传》,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诸国史和中外交通史重要资料。


【生卒】:约337—约422

【介绍】:

东晋僧。平阳武阳人,俗姓龚。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大戒,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在长安,慨律藏残缺,誓志寻求。晋安帝隆安三年,与慧景、道整等四僧入西域求经。度流沙,经鄯善国,以至乌耆,到于阗。度葱岭,到北天竺。南度小雪山,慧景死。进至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于巴连弗邑住久,得《摩诃僧祇众律》、《方等泥洹经》等。留三年学梵语梵书。后由师子国归,前后凡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归国后,在建康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共译经律论五部。并撰有《佛国记》,亦称《高僧法显传》,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诸国史和中外交通史重要资料。


【生卒】:约337—约422

【介绍】:

东晋僧。平阳武阳人,俗姓龚。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大戒,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在长安,慨律藏残缺,誓志寻求。晋安帝隆安三年,与慧景、道整等四僧入西域求经。度流沙,经鄯善国,以至乌耆,到于阗。度葱岭,到北天竺。南度小雪山,慧景死。进至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于巴连弗邑住久,得《摩诃僧祇众律》、《方等泥洹经》等。留三年学梵语梵书。后由师子国归,前后凡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归国后,在建康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共译经律论五部。并撰有《佛国记》,亦称《高僧法显传》,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诸国史和中外交通史重要资料。


猜你喜欢

  • 徐伯

    【介绍】:西汉齐人。武帝时水工。奉命巡行穿渠之处而表记之,然后发卒穿渠,沟通河渭,通漕运及溉田。

  • 拓跋崇

    【介绍】:北魏皇族,鲜卑族。陈留王拓跋虔子。性敦厚。初,卫王拓跋仪谋逆被诛后,道武帝欲敦宗亲之义,诏引诸王子弟入宴。常山王拓跋素等三十余人惧与卫王相连坐,皆出逃遁。唯崇独至。道武帝见之甚悦,厚加礼赐。

  • 终郁

    【介绍】:唐人。玄宗时官县令。与杜甫交善,甫尝赠之以诗。

  • 李经

    【生卒】:?-834本名涣,顺宗子。初封建康郡王,贞元时改为郯王。(,参见《新唐书》)

  • 包扬

    【介绍】:宋建昌军南城人,或作建阳人。字显道,号克堂。与兄包约、弟包逊皆师陆九渊。九渊卒,率其生徒诣朱熹,执弟子礼。曾辑朱熹语为四卷,其间有扬平日之言论,托于朱熹。后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始削去之。

  • 李怀衮

    【介绍】:宋成都人。画学黄筌,工花卉翎毛,与夏侯延祐相颉颃。亦善山水。

  • 贾公彦

    洺州永年(今属河北)人。永徽时官至太学博士,撰《周礼义疏》及《仪礼义疏》。(189上/4950,参见《新唐书》)【介绍】:唐洺州永年人。高宗永徽中,官至太学博士。有《周礼义疏》、《仪礼又疏》,收入《十

  • 宇文显和

    【生卒】:498—554【介绍】:西魏代郡武川人。宇文泰族人。善骑射。魏孝武帝即位,累迁阁内大都督。从入关,为宇文泰所信用。历东夏州刺史,进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 临济

    【介绍】:见义玄。

  • 孙玮

    字纯玉,渭南(今属陕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历兵科给事中、右副都御史。素有时望,方欲振风纪,而朋党事成,言路受阻。被熊廷弼党连章劾奏,被迫乞休。天启时,历官南京吏、兵部尚书,参赞机要。上书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