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沈德潜

沈德潜

【生卒】:1673—1769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确士,号归愚。乾隆元年,以廪生试博学鸿词。四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左庶子、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官至礼部侍郎。十四年,以原品休致。高宗赐诗极多。卒谥文悫。论诗专主格律,所作平正通达,然实乏才气。有选本《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古诗源》,著有《竹啸轩诗钞》、《归愚诗文钞》、《说诗晬语》。四十三年,徐述夔案起,以曾为徐氏《一柱楼诗》作序,夺谥,并毁墓碑。


【生卒】:1673——1769

字碻士。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四年(1739)六十七岁中进士。历官礼部侍郎,供职南书房。加衔礼部尚书、太子太傅。以诗文得乾隆帝优遇。诗法吴江叶燮,自成宗派。曾参与校《御制诗集》。著有《归愚集》、《国朝诗别裁集》,被誉为与高启王士祯齐名。又有《西湖志纂》。乾隆十四年(1749)离休,二十年后卒。谥文悫。


【生卒】:1673—1769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确士,号归愚。乾隆元年,以廪生试博学鸿词。四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左庶子、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官至礼部侍郎。十四年,以原品休致。高宗赐诗极多。卒谥文悫。论诗专主格律,所作平正通达,然实乏才气。有选本《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古诗源》,著有《竹啸轩诗钞》、《归愚诗文钞》、《说诗晬语》。四十三年,徐述夔案起,以曾为徐氏《一柱楼诗》作序,夺谥,并毁墓碑。


【生卒】:1673——1769

字碻士。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四年(1739)六十七岁中进士。历官礼部侍郎,供职南书房。加衔礼部尚书、太子太傅。以诗文得乾隆帝优遇。诗法吴江叶燮,自成宗派。曾参与校《御制诗集》。著有《归愚集》、《国朝诗别裁集》,被誉为与高启王士祯齐名。又有《西湖志纂》。乾隆十四年(1749)离休,二十年后卒。谥文悫。


【生卒】:1673—1769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确士,号归愚。乾隆元年,以廪生试博学鸿词。四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左庶子、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官至礼部侍郎。十四年,以原品休致。高宗赐诗极多。卒谥文悫。论诗专主格律,所作平正通达,然实乏才气。有选本《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古诗源》,著有《竹啸轩诗钞》、《归愚诗文钞》、《说诗晬语》。四十三年,徐述夔案起,以曾为徐氏《一柱楼诗》作序,夺谥,并毁墓碑。


猜你喜欢

  • 倪文蔚

    【生卒】:—1890【介绍】:清安徽望江人,字豹臣。咸丰二年进士。改刑部主事。从严树森、李鸿章镇压捻军。光绪间官至河南巡抚兼署河道总督。有《禹贡说》、《两疆勉斋诗文集》。

  • 张文诩

    河东(郡治今山西永济)人。博学通经。隋开皇时游太学,名动公卿,无意仕进。仁寿时,废国子、四门及州县学。归家灌园为业。辞州郡召辟。有孝行,待乡里宽让。卒后乡人立碑,号为张先生。(,参见《北史》)【介绍】

  • 朱敬则

    【生卒】:635-709字少连,亳州永城(今属安徽)人。咸亨时入仕。拜右补阙,曾上书禁绝告密罗织之徒。长安三年,迁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次年以老疾请罢知政事。不久受诬,贬庐州刺史,数月后归故里。

  • 白起

    【生卒】:?—前257又称公孙起。战国时郿(今陕西眉县)人。善用兵。秦昭王时,初为左庶长,率军大破韩、魏军于伊阙,夺取大片土地,升为大良造。前278年,攻克楚都郢,因功封武安君。前260年,又大破赵军

  • 程邕之

    南朝宋时人,祖籍泰山(今山东泰安)。与荆州仓曹参军边荣素善,雍州刺史张敬儿杀边荣,自求与荣一起被杀。(,参见《南史》)【生卒】:?—478【介绍】:南朝齐泰山人。素依江陵仓曹参军边荣。宋顺帝升明二年,

  • 王信

    【生卒】:?——1635陕西宁州(今陕西宁县)人。崇祯初,由岁贡生授灵璧训导,迁真阳知县。被流“贼”俘,不屈,被杀。赠光禄丞。

  • 黄掌纶

    【介绍】:清福建龙溪人,一作大兴人,字展之,号吟川。官国子监典簿。酷嗜金石文字,工诗画,善篆刻。山水用墨嫣润,布置宽闲。有《吟川诗钞》、《春倪草堂集》。

  • 阿喇纳

    【生卒】:?—1724【介绍】:或作阿尔纳。清蒙古正黄旗人,乌弥氏。阿南达子。康熙间袭祖一等子,累进散秩大臣。旋以参赞大臣同富宁安分兵攻策妄阿喇布坦。雍正初擢镶红旗蒙古都统,平青海罗卜藏丹津,卒于军。

  • 刘翔

    【介绍】:宋建州浦城人,字图南。通诸经,尤重于《易》。以累举得官,调蕲春尉。授福州教授,再任潭州教授,卒。有《经进易解》。

  • 唐穆宗

    【生卒】:795—824【介绍】:即李恒。唐朝皇帝。宪宗第三子。初名宥,后改现名。封建安郡王,后封遂王。宪宗元和七年,立为太子。十五年,由宦官拥立为帝。游幸无常,击球奏乐,久不视朝。自此宦官权势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