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汤显祖

汤显祖

【生卒】:1550—1616

【介绍】:

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万历十一年进士。官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生卒】:1550——1617

字若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善长写文章,有名于当时。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官南京太常博士、南京礼部主事。十八年上言论时政,帝怒,贬他为徐闻典史。稍升遂昌知县。投劾归。复夺官。家居二十年卒。与李化龙李三才梅国桢友好。后来化龙、三才、国桢皆显赫有建树,而他却穷老乡里。三才曾写信请显祖去,显祖谢而不往。


【生卒】:1550—1616

【介绍】:

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万历十一年进士。官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生卒】:1550——1617

字若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善长写文章,有名于当时。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官南京太常博士、南京礼部主事。十八年上言论时政,帝怒,贬他为徐闻典史。稍升遂昌知县。投劾归。复夺官。家居二十年卒。与李化龙李三才梅国桢友好。后来化龙、三才、国桢皆显赫有建树,而他却穷老乡里。三才曾写信请显祖去,显祖谢而不往。


【生卒】:1550—1616

【介绍】:

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万历十一年进士。官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猜你喜欢

  • 郭浩

    【生卒】:?—1449【介绍】:明河南孟县人。由贡士入仕,历工部主事。从英宗北征,死于土木堡之役。

  • 丘义

    【介绍】:宋建宁府建阳人,字道济,一作通济,一字子野,号芹溪。隐居不仕。颖敏嗜学,该贯子史,尤邃于《易》。与朱熹友善,尝相往来问答。朱熹书“芹溪小隐”匾其堂楣,并著《复斋铭》、《芹溪九曲》等诗文赠之,

  • 达尔党阿

    清前期人。姓钮枯禄。隶满洲镶黄旗。理藩院尚书阿灵阿之次子。初袭曾祖额亦都一等子爵。累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再袭二等公。乾隆二十年(1755)出任参赞大臣,佐定北将军班第讨准噶尔达瓦齐。次年,率师征

  • 詹兆恒

    字月如,广信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由甄宁知县征授南京御史。屡疏建言灭“贼”。福王立南京,任大理寺少卿。唐王立,任兵部左侍郎。进攻开化县,兵败,阵亡。【生卒】:?—1646【介

  • 王质

    【介绍】:明南京人,字孟文。工画山水。

  • 任不齐

    【介绍】:春秋时楚国人,字选,一作子选。孔子弟子。

  • 何述

    【介绍】:宋建州浦城人,字明道。神宗元丰二年进士。知当涂县,筑堤以捍水害。徽宗崇宁初,除开封府推官,迁少尹。历知相州,后除徽猷阁待制、知永兴军。有《礼记解》、《事类领要》、《庐江集》。

  • 宗礼

    常熟(今属江苏)人。由世千户历代理都督佥事。骁健敢战。练卒三千连破倭寇。后败亡。赠都督同知,谥忠壮。【生卒】:1510—1556【介绍】:明苏州府常熟人,字周道,号清渠。嘉靖中由世袭千户历署都督佥事。

  • 杨玉科

    【生卒】:?—1884【介绍】:清湖南善化人,字云阶。同治初从岑毓英镇压云南回民,为岑部悍将。官至云南提督。中法战争时在谅山阵亡。谥武愍。

  • 朱珪

    【生卒】:1731—1807【介绍】:清顺天大兴人,字石君,号南厓。乾隆十三年进士。通经学,与兄朱筠并负时誉。乾隆帝重其学行,累擢侍讲学士,直上书房,授嘉庆帝学。嘉庆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