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梁武帝

梁武帝

【生卒】:464—549

【介绍】:

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南兰陵人,字叔达,小字练儿。仕齐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齐末,皇室内乱,起兵入京,独揽政权,封梁王,旋废齐和帝自立,改国号梁。即位后,重儒兴学,改定“百家谱”,设谤木,断贡献,政甚可观。后重用士族,信奉佛教,大建寺院,并三次舍身同泰寺。中大同二年,接纳东魏叛将侯景归降,旋又许东魏求和,景疑作乱,京都陷,饥困而死。在位四十八年,庙号高祖。擅长文学,精乐律,善书法,著述甚多,已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生卒】:464—549

即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庙号高祖。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末为雍州刺史,时齐东昏侯荒虐无道,滥杀皇族、大臣。他拥立荆州刺史萧宝融为帝,起兵攻入建康,旋杀宝融,代齐建梁。在位尊儒崇佛,广修寺院。太清二年(548),东魏降将侯景引兵攻破都城,他困饿而死。善文学、书法、骑射,撰有《通史》、《金策》诸书。(一,,参见《南史》)


【生卒】:464—549

【介绍】:

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南兰陵人,字叔达,小字练儿。仕齐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齐末,皇室内乱,起兵入京,独揽政权,封梁王,旋废齐和帝自立,改国号梁。即位后,重儒兴学,改定“百家谱”,设谤木,断贡献,政甚可观。后重用士族,信奉佛教,大建寺院,并三次舍身同泰寺。中大同二年,接纳东魏叛将侯景归降,旋又许东魏求和,景疑作乱,京都陷,饥困而死。在位四十八年,庙号高祖。擅长文学,精乐律,善书法,著述甚多,已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生卒】:464—549

即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庙号高祖。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末为雍州刺史,时齐东昏侯荒虐无道,滥杀皇族、大臣。他拥立荆州刺史萧宝融为帝,起兵攻入建康,旋杀宝融,代齐建梁。在位尊儒崇佛,广修寺院。太清二年(548),东魏降将侯景引兵攻破都城,他困饿而死。善文学、书法、骑射,撰有《通史》、《金策》诸书。(一,,参见《南史》)


【生卒】:464—549

【介绍】:

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南兰陵人,字叔达,小字练儿。仕齐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齐末,皇室内乱,起兵入京,独揽政权,封梁王,旋废齐和帝自立,改国号梁。即位后,重儒兴学,改定“百家谱”,设谤木,断贡献,政甚可观。后重用士族,信奉佛教,大建寺院,并三次舍身同泰寺。中大同二年,接纳东魏叛将侯景归降,旋又许东魏求和,景疑作乱,京都陷,饥困而死。在位四十八年,庙号高祖。擅长文学,精乐律,善书法,著述甚多,已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猜你喜欢

  • 李佑

    【介绍】:明贵州清平卫人,字吉甫。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历官江西副使,败义军吴志高、赖请高等,进右参政,偕总兵俞大猷破李亚元。四十五年以佥都御史巡抚广东,败海上武装首领林道乾及张道南等。隆庆二年被劾罢归。

  • 完颜昂

    【生卒】:?—1142【介绍】:金宗室,本名吾都补。盈歌子,太祖堂弟。常从太祖攻战。累拜平章政事,封漆水郡王,进郓王。

  • 梁亿

    【介绍】:宋泉州晋江人,字伯安。梁克家子。博亲师友,讲学不倦。以父任补官,累迁通判福州。曾著《论语集解》进上,进官一秩。

  • 李思训

    【生卒】:?-718叔良孙,善画山水。高宗时任江都令,则天朝弃官隐匿。神龙中出仕,骤迁宗正卿。开元中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彭国公。(,参见《新唐书》)【生卒】:651—716【介绍】:唐宗室,字建,一作建

  • 陈杞

    【介绍】:元雷州海康人,字楚材。博通经史。领乡贡,不仕。居家深究性理之学,远近受业于门者甚众。所居之里曰义江。

  • 徐德言

    【介绍】:南朝陈末人。陈后主时为太子舍人。乐昌公主之夫。时陈将亡,德言乃谓公主:以公主才色,国破必入权豪家。因破镜,各执其半,约他日于正月望日市镜于集市,冀复相见。陈亡,公主为杨素所得。德言转辗至京,

  • 邹迪光

    【介绍】: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彦吉,号愚谷。万历二年进士。官至湖广副使。年四十,罢官。工诗画,卒年七十余。有《郁仪楼集》、《调象庵集》、《石语斋集》、《文府滑稽》。

  • 郭麟孙

    【介绍】:元平江路人,字祥卿。博学工诗。为钱塘吏,调江东,归吴卒。有《祥卿集》。

  • 栾鍼

    【生卒】:?—前559【介绍】:春秋时晋国人。栾黡弟。晋厉公六年,晋楚鄢陵之战为厉公车右,公乘陷于淖,栾书将载厉公。鍼以书为主帅,不当为公御,乃出公于淖。悼公十四年伐秦,鍼耻无功而退,驰入秦师斗死。

  • 冯子咸

    【介绍】:明山东临朐人,字受甫,号望山、本轩。冯惟健子。万历元年举人。讲求濂洛之学,以《颜氏家训》治家。乡人称“贞静先生”。卒年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