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杨辅清

杨辅清

【生卒】:?——1874

广西桂平人。杨秀清之堂弟。咸丰元年(1851)参加金田起义,封为国宗。咸丰六年随石达开部作战,一度跟随石达开出走。后由福建转折回到江西、安徽,升任中军主将。咸丰十年,参加摧毁清军江南大营之役,晋封为辅王。率部转战皖南,赴援安庆,解“天京”之围,驻守“天京”高桥门。同治三年(1864)高桥门失守后,退守湖州,湖州又失,逃亡澳门。同治十三年回到福建,企图再度起事,因叛徒出卖,被捕杀于晋江。


【生卒】:?—1874

【介绍】:

清广西桂平人,原名杨金生,外号杨七麻子。与杨秀清同姓不同族,后认作本家。金田起义后随太平军北上。定都天京后封国宗。内讧时以与秀清本不同族,又领兵在外,得免于难。咸丰八年封中军主将,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之一。参与消灭第二次江南大营战役,以功封辅王。驻防宁国府。后救安庆不果。同治元年宁国府弃守。次年守天京高桥门,力拒湘军。三年出守湖州。天京、湖州相继陷落后,避走上海,后流转南方各地,从事抗清。十三年在福建晋江被捕,旋即遇害。


【生卒】:?—1874

【介绍】:

清广西桂平人,原名杨金生,外号杨七麻子。与杨秀清同姓不同族,后认作本家。金田起义后随太平军北上。定都天京后封国宗。内讧时以与秀清本不同族,又领兵在外,得免于难。咸丰八年封中军主将,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之一。参与消灭第二次江南大营战役,以功封辅王。驻防宁国府。后救安庆不果。同治元年宁国府弃守。次年守天京高桥门,力拒湘军。三年出守湖州。天京、湖州相继陷落后,避走上海,后流转南方各地,从事抗清。十三年在福建晋江被捕,旋即遇害。


【生卒】:?—1874

【介绍】:

清广西桂平人,原名杨金生,外号杨七麻子。与杨秀清同姓不同族,后认作本家。金田起义后随太平军北上。定都天京后封国宗。内讧时以与秀清本不同族,又领兵在外,得免于难。咸丰八年封中军主将,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之一。参与消灭第二次江南大营战役,以功封辅王。驻防宁国府。后救安庆不果。同治元年宁国府弃守。次年守天京高桥门,力拒湘军。三年出守湖州。天京、湖州相继陷落后,避走上海,后流转南方各地,从事抗清。十三年在福建晋江被捕,旋即遇害。


猜你喜欢

  • 卜偃

    【介绍】:春秋时晋国人。姓郭,名偃。掌卜大夫。晋献公将攻虢,问何月为宜。偃答宜在九月十月之交。晋如期发兵灭虢。

  • 邓洵武

    【生卒】:1057——1121字子常,绾子。第进士,为汝阳主簿。绍圣中,授国史院编修官,撰《神宗史》,迁起居舍人。徽宗初,荐蔡京为相。以中书舍人、给事中兼侍讲,修撰《哲宗实录》,迁吏部侍郎。累迁知枢密

  • 王万

    【介绍】:宋濠州人,原籍婺州,字处一。少忠伉有大志,究心世务,尤留意边防要害。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理宗端平间,通判镇江府。元兵压境,三边震动,上书以为当并两淮为一而并力于淮西。其他敷陈,往往累万言,皆

  • 叔孙通

    秦汉之际薛(今山东滕县东南)人。秦时为博士,后逃归。秦末农民起义,初投依项梁,后降刘邦,任博士,号稷嗣君。汉朝建立后,他采古礼和秦代礼仪制度,同诸儒生共定朝仪。被任为奉常。前198年,升太子太傅。高祖

  • 成象妻王氏

    淄川(治今淄博南)人。夫亡,绝食死。

  • 李日茂

    【介绍】:明河间府青县人,字文华,号培吾。万历十四年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官御史时,有谏三王并封疏,措词激直。有《永思斋文集》。

  • 郑华

    临海(今属浙江)人。由行人贬东平吏目。燕王兵至,州长贰尽弃城逃走。华帅吏民依城固守,城破,力战不屈死。【生卒】:?—1402【介绍】:明浙江临海人,字思孝。洪武三十年进士。授行人,谪东平州通判。将赴任

  • 范文程

    【生卒】:1597——1666字宪斗。沈阳(今属辽宁)人。明后期生员。天命三年(1618)归附努尔哈赤。后隶镶黄旗。前后仕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康熙帝四代,历官内秘书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太傅兼太子

  • 陆石跋

    俟子。位至泾州刺史。

  • 徐贯

    【生卒】:?—1502【介绍】:明浙江淳安人,字元一。天顺元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官至工部尚书。熟于边务谋划,巡视福建海道,料理苏松水患,绩亦可记。以疾乞致仕,卒谥康懿。有《馀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