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杨亿

杨亿

【生卒】:974—1020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大年。幼颖异。年十一,太宗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献《二京赋》,赐进士及第。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预修《太宗实录》;又与王钦若同总修《册府元龟》,其功居多。曾两为翰林学士,官终工部侍郎,兼史馆修撰。性刚介耿直,重交游,与王旦刘筠、谢绛等友善。娴熟典章制度,喜奖掖后进。为文才思敏捷,精密有规裁。诗学李商隐,词藻华丽,号“西昆体”。卒谥文。编《西昆酬唱集》,有《杨文公谈苑》、《武夷新集》等。


【生卒】:974——1020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年十一,太宗召试,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第,迁光禄寺丞。真宗即位,拜左正言,预修《太宗实录》,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官至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判馆事。为人耿介,喜诲后进。博学善文,擅长史学、典章制度,著有《武夷新集》、《内外制》及《刀笔》共一百九十四卷。


【生卒】:974—1020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大年。幼颖异。年十一,太宗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献《二京赋》,赐进士及第。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预修《太宗实录》;又与王钦若同总修《册府元龟》,其功居多。曾两为翰林学士,官终工部侍郎,兼史馆修撰。性刚介耿直,重交游,与王旦刘筠、谢绛等友善。娴熟典章制度,喜奖掖后进。为文才思敏捷,精密有规裁。诗学李商隐,词藻华丽,号“西昆体”。卒谥文。编《西昆酬唱集》,有《杨文公谈苑》、《武夷新集》等。


【生卒】:974——1020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年十一,太宗召试,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第,迁光禄寺丞。真宗即位,拜左正言,预修《太宗实录》,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官至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判馆事。为人耿介,喜诲后进。博学善文,擅长史学、典章制度,著有《武夷新集》、《内外制》及《刀笔》共一百九十四卷。


【生卒】:974—1020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大年。幼颖异。年十一,太宗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献《二京赋》,赐进士及第。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预修《太宗实录》;又与王钦若同总修《册府元龟》,其功居多。曾两为翰林学士,官终工部侍郎,兼史馆修撰。性刚介耿直,重交游,与王旦刘筠、谢绛等友善。娴熟典章制度,喜奖掖后进。为文才思敏捷,精密有规裁。诗学李商隐,词藻华丽,号“西昆体”。卒谥文。编《西昆酬唱集》,有《杨文公谈苑》、《武夷新集》等。


猜你喜欢

  • 袁宪

    【生卒】:529—598【介绍】:南朝陈陈郡阳夏人,字德章。袁枢弟。幼聪敏好学,年十四,召为国子正言生。仕梁至司徒户曹。入陈,累迁御史中丞,劾奏不避权贵,朝野畏惮。陈宣帝时,与毛喜俱受顾命。后主时,为

  • 韦士勋

    【介绍】:唐襄州襄阳人。韦济子。德宗贞元末,累官至金州刺史。顺宗永贞元年,授睦州刺史。后官河南少尹。

  • 崔辩

    字神通,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献文帝时,征为中书博士。位至平远将军,武邑太守。政事之余,以劝学为务。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魏博陵安平人,字神通。学涉经史,献文帝征为中书博士、散骑侍郎、平远

  • 刘允章

    乃曾孙。举进士,授翰林学士承旨。拜东都留守,黄巢义军攻克洛阳后,罢官居家。(,参见《新唐书》)【介绍】:唐河南伊阙人,字蕴中。刘伯刍孙。擢进士第。懿宗咸通中为礼部侍郎,改国子祭酒,后为东都留守。黄巢义

  • 鱼朝恩

    【生卒】:722—770【介绍】:唐泸州泸川人。玄宗天宝末,以宦官给事黄门。肃宗至德中,常令监军事。九节度讨安禄山于相州,不立统帅,以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相州之败后,朝恩常统禁军镇陕。代宗广德元年

  • 钱九韶

    【生卒】:1732—1796【介绍】:清河南密县人,字太和,号南淳。乾隆间贡生。工诗赋,尤以咏芦花诗得名,时称钱芦花。晚年主桧阳书院讲席。有《四书正字》、《葩经正韵》、《南渟诗文集》等。

  • 伊勒都齐

    【生卒】:?—1677【介绍】:清蒙古正黄旗人,莽努氏。世居察哈尔。崇德间从攻锦州及前屯卫。入关后参与败李自成、破潼关等役,从定江南、浙江、湖南。升至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兼刑部侍郎,封二等男。康熙间参赞勒

  • 齐唐

    廓弟。为吉州司理参军。博览强记,尝举贤良方正,对策入等。越州蒋堂上奏称,唐及其兄廓之父母垂老,穷居乡里,二子为官,竟久不归省。于是唐罢,令其归侍养。【生卒】:987—1074【介绍】:宋越州会稽人,字

  • 拓跋翰

    太武帝子。初封秦王,为侍中、中军大将军,参典都曹事。以惠抚众,颇有威信。后改封东平王。太武帝卒,诸大臣议立翰,被宗爱杀害。(,参见《北史》)

  • 王摅

    【生卒】:1634—1697【介绍】:清江苏太仓人,字虹友。王时敏子。与兄王揆、王撰、王抃结课赋诗。又与黄与坚等称娄东十子。所作风格与吴梅村为近。有《芦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