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杜牧

杜牧

【生卒】:803-852

字牧之,从郁子。进士擢第,又中制科,授弘文馆校书郎。曾任监察御史,黄、池、睦、湖四州刺史,终位中书舍人。好读书,善吟诗,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有《杜氏樊川集》二十卷。(,参见《新唐书》)


【生卒】:803—852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牧之。杜佑孙。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初为弘文馆校书郎。曾入江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幕与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历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武宗会昌中,历迁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时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作《罪言》,论朝廷用兵之策。后泽潞平,略如其言。又曾注《孙子兵法》。善属文,工诗,世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后得病,自为墓志,悉取所为文章焚之。有《樊川文集》。


【生卒】:803—852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牧之。杜佑孙。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初为弘文馆校书郎。曾入江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幕与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历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武宗会昌中,历迁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时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作《罪言》,论朝廷用兵之策。后泽潞平,略如其言。又曾注《孙子兵法》。善属文,工诗,世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后得病,自为墓志,悉取所为文章焚之。有《樊川文集》。


【生卒】:803—852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牧之。杜佑孙。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初为弘文馆校书郎。曾入江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幕与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历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武宗会昌中,历迁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时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作《罪言》,论朝廷用兵之策。后泽潞平,略如其言。又曾注《孙子兵法》。善属文,工诗,世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后得病,自为墓志,悉取所为文章焚之。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 梁致育

    【介绍】:明江西高安人,字遂初。洪武时举人。尝任绍兴、建昌训导。后致仕家居。天顺初有农民军过境,执致育使讲书。致育时年已九十六,军以竹舆舁之行。致育乘间投水死。

  • 裴均

    字君齐,倩子。明经入仕。从张建封讨李希烈,以劳袭正平县男。率兵抗抵刘辟,加检校吏部尚书。元和时官至宰相。均喜以财交权幸,任将相凡十余年,荒纵无法度。【介绍】:唐河东闻喜人,字君齐。裴倩子。举明经第。累

  • 李离

    春秋时人。任晋文公司法长官。任职时,下属官吏办案有误,错判人死刑,他自拘请文公治他以死罪。文公认为是下级官吏之过,不予治罪。他坚持“失刑则刑,失死则死”的法令,伏剑而死。【介绍】:春秋时晋国人。晋文公

  • 般若

    【介绍】:唐僧。罽宾国人。在京师,充义学沙门。德宗贞元中译《华严经》。宪宗元和中奉诏于醴泉寺译《本生心地观》。书成奏上,赐紫衣。

  • 沈灼

    【介绍】:明苏州府嘉定人,字文灿。正德三年进士。官御史,首发宁王朱宸濠奸,又言朝廷刑狱不宜付锦衣卫,忤旨夺俸。嘉靖初,以议大礼,未见纳,辞归。

  • 钟会

    【生卒】:225-264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出身官宦世家。魏齐王时为秘书郎,历迁尚书、中书侍郎。从司马师、司马昭讨伐毋丘俭、诸葛诞叛军,常参预机密,受到信任。后任镇西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

  • 刘封

    本姓寇,后被刘备收为养子。从诸葛亮溯江西攻刘璋,以军功任副军中郎将。与宜都太守孟达不和,又违抗关羽增兵救援的命令,被备赐死。【介绍】:三国蜀人。本罗侯寇氏,为刘备养子。备攻刘璋,封溯流西上,所在战克。

  • 格尔古德

    字宜亭。清代前期人。姓钮祜禄。隶满洲镶蓝旗。自笔帖式授内院副理事官,历官内阁学士、直隶巡抚。康熙中,疏陈直隶投旗之人作奸犯科状,请严禁治。并禁旗人圈占民间坟地。为官清介严正,时称“铁面”。康熙中期卒。

  • 许祚

    江州德化(今江西九江)人。八世同居,长幼七百八十一口。太平兴国七年(982),朝廷下诏在其所居门闾树旗给予表彰,淳化二年(991),本州上奏,陈祚家春夏常乏食,下诏岁贷米千斛以赈济。【介绍】:宋江州德

  • 郑清之

    【生卒】:1176—1252【介绍】:宋庆元府鄞县人,字德源,号安晚。初名燮,字文叔。郑若冲子。宁宗嘉定十年进士。少曾从楼昉学,以能文极为楼钥称赏。历官国子学录、太学博士。与史弥远同策立理宗。累迁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