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好文

李好文

【介绍】:

元大名东明人,字惟中。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濬州判官,入为国子助教。泰定间除太常博士。纂成《太常集礼》。后为监察御史。顺帝复以“至元”纪元,好文言年号袭旧之非,并言时弊之甚。累官礼部尚书,与修辽、金、宋史。至正九年,皇太子入学,命以翰林学士兼谕德,乃摘诸经要略,取史传及先儒论说,加以所见,为《端本堂经训要义》,供太子学习。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成《大宝龟鉴》。官终翰林学士承旨。


字惟中,大名东明(今属山东)人。至治元年(1321)进士第,为大名路濬州判官。泰定四年(1327)升太常博士。编纂《太常集礼》五十卷。任监察御史,上言时弊不如至元者十余事。后以翰林学士兼谕德编《端本堂经训要义》。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总共一百零六篇。又取古史,自三皇迄金、宋的治乱兴废,编成《大宝录》。又取前代帝王是非善恶之事,编《大宝龟鉴》。升翰林学士承旨。后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介绍】:

元大名东明人,字惟中。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濬州判官,入为国子助教。泰定间除太常博士。纂成《太常集礼》。后为监察御史。顺帝复以“至元”纪元,好文言年号袭旧之非,并言时弊之甚。累官礼部尚书,与修辽、金、宋史。至正九年,皇太子入学,命以翰林学士兼谕德,乃摘诸经要略,取史传及先儒论说,加以所见,为《端本堂经训要义》,供太子学习。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成《大宝龟鉴》。官终翰林学士承旨。


猜你喜欢

  • 守讷

    【介绍】:五代时南唐僧。福州闽县人,俗姓林。嗣雪峰义存,后住池州和龙山寿昌院,赐号妙空禅师。后主时三召不起,时人高之。

  • 陈孜

    【介绍】:明人,字克和。永乐间以人材荐。试政行在兵部,为尚书张本所器重,授职方主事,章疏机务,多所咨决。时军政多弊,孜撰《军政条例》上之。

  • 刘桢

    【生卒】:?-217字公幹,东平(今属山东)人。初为曹操丞相掾属,后以不敬罪受到刑罚。有文赋数十篇,是建安时期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 张玉

    字宝臣,保定(今甘肃泾川)人。以六班散直隶狄青麾下,参与对西夏兵、侬智高作战,有功,擢为广西钤辖。徙大名,进龙、神四厢都指挥使,为副都总管。北宋熙宁中,坐斩降卒,夺职,降为陵州团练使。终马步军都虞候,

  • 戴天章

    字麟效。江苏上元(今南京)人。戴瀚之父。诸生。好学强记,精通医学。其瘟疫病学以吴有性之说为宗,尤重视辨别初病表现。为人治病,不受谢。著有《伤寒》、《杂病》、《咳论注》、《疟论注》、《广瘟疫论》等十余种

  • 梁化凤

    【生卒】:?—1671【介绍】:明末清初陕西长安人,字翀天,一字沣源。顺治三年武进士,授山西高山卫守备。以从平姜瓖升副将。后任苏松总兵,援江宁,败郑成功兵。官至江南提督。卒谥敏壮。

  • 赵仁举

    【介绍】:元滦阳人,字伯昂。赵炳子。成宗大德五年知晋州,历官抚州路总管。文宗至顺间改南安路总管。

  • 遏必隆

    明末清初人。姓钮枯禄。隶满洲镶黄旗。额亦都第十六子,其母为和硕公主。皇太极后期,屡从伐明,攻克夏津。顺治初年,久不得志。多尔衮死后,历官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太师兼太子太傅。封至一等公爵。康熙初

  • 韦弘景

    【生卒】:766—831【介绍】:唐郑州阳武人,祖籍雍州杜陵。韦嗣立孙。德宗贞元时,登进士第。历迁左拾遗、翰林学士、给事中。穆宗欲用驸马刘士泾为太仆卿,弘景封还诏书,时论推重。出为安南、邕、容宣慰使,

  • 贾桢

    【生卒】:1798—1874【介绍】:清山东黄县人,字筠堂。道光六年进士。咸丰十年,为京城团防大臣,坐天安门上阻外军不令入。十一年,晋武英殿大学士。穆宗即位,偕周祖培、沈兆霖等合疏请慈禧听政。卒谥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