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朱鹤龄

朱鹤龄

【生卒】:1606—168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字长孺,号愚庵。明诸生。入清,弃科举。学问长于说经,与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毛奇龄、万斯同等都有交往,与徐乾学亦相酬答,深得一时名流切磋之益。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诗经通义》、《读左日钞》等著作,又为杜甫李商隐两家诗作注,另有《愚庵小集》。


【生卒】:1606——1683

字长孺。江苏吴江人。明诸生,好学。明亡,屏居著述,一日一编。入迷至行不识途路,坐不知寒暑程度,自号愚庵。又自谓“疾恶如仇,嗜古若渴”。初为文章之学,著《愚庵诗文集》,笺注杜甫、李商隐诗。后改理学。著有《易广义略》四卷,《尚书埤传》十七卷;《诗经通义》二十卷,《春秋集说》二十二卷,《读左日钞》十四卷,《禹贡长笺》十二卷。康熙二十二年卒。


【生卒】:1606—168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字长孺,号愚庵。明诸生。入清,弃科举。学问长于说经,与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毛奇龄、万斯同等都有交往,与徐乾学亦相酬答,深得一时名流切磋之益。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诗经通义》、《读左日钞》等著作,又为杜甫李商隐两家诗作注,另有《愚庵小集》。


【生卒】:1606——1683

字长孺。江苏吴江人。明诸生,好学。明亡,屏居著述,一日一编。入迷至行不识途路,坐不知寒暑程度,自号愚庵。又自谓“疾恶如仇,嗜古若渴”。初为文章之学,著《愚庵诗文集》,笺注杜甫、李商隐诗。后改理学。著有《易广义略》四卷,《尚书埤传》十七卷;《诗经通义》二十卷,《春秋集说》二十二卷,《读左日钞》十四卷,《禹贡长笺》十二卷。康熙二十二年卒。


【生卒】:1606—168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字长孺,号愚庵。明诸生。入清,弃科举。学问长于说经,与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毛奇龄、万斯同等都有交往,与徐乾学亦相酬答,深得一时名流切磋之益。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诗经通义》、《读左日钞》等著作,又为杜甫李商隐两家诗作注,另有《愚庵小集》。


猜你喜欢

  • 汪梦斗

    【介绍】:宋元间徽州绩溪人,字以南,号杏山。宋景定中,魁江东漕试,授承节郎、江东司制干官。宋亡,谢昌言荐于元世祖,被召至京师,不受官。后教授乡郡。有《北游集》、《云间集》。

  • 汤绍恩

    【介绍】:明四川安岳人,字汝承。嘉靖五年进士。由户部郎中迁德安知府,寻移绍兴。性俭素宽厚,多善政。府境山阴、会稽、萧山三县屡患水旱,绍恩考察地势,修闸筑堤,三县遂无水患。官至山东右布政使。卒年九十七。

  • 冯拯

    字道济,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太平兴国进士。历任右正言、判三司度支勾院、祠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等。景德中,为参知政事。以疾求罢,除户部尚书、知陈州,再知河南府。天禧中,拜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后罢相。拯性

  • 郑公玉

    【介绍】:宋福州古田人,字润甫。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历国子博士、秘书郎。官终朝请郎、潭州通判。善品评人材,好奖拔后进,莅官有仁政。亦工诗文。

  • 郭汉

    【介绍】:明福建晋江人,字本昭,号恺乐。工画山水翎毛。善草书。卒年五十一。

  • 刘荣祖

    晋宋间人,刘怀慎庶长子。少善骑射,初为刘裕部将,随征卢循、司马休之,北伐后秦,屡立战功,深受刘裕赏识,宋初官至辅国将军。(,参见《南史》)【生卒】:?—420【介绍】:南朝宋彭城人。刘怀慎庶长子。少好

  • 王之政

    【生卒】:1753—1821【介绍】:清江苏丹徒人,字献廷,号九峰。幼习儒,后慕扁鹊之为人,遂弃儒习医。三十后耳聋,自号耳聋子,而医名益震。嘉庆间尝授太医院院监,以重听辞免。从学者甚众,所遗医案,经门

  • 终军

    【生卒】:?—前112【介绍】:西汉济南人,字子云。少好学,博学善为文,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长安上书评论国事,武帝拜为谒者给事中。累擢谏大夫。元鼎四年,奉命使南越,晓谕南越王举国内属,并留驻当地。

  • 成惟一

    【介绍】:元明间山东莱阳人。通五经。元末隐居不仕,教授生徒。洪武三年以明经授本县训导,以师道自任,讲明伦理,剖析经义。后升临清教谕。

  • 刘炫

    字光伯,河间景城(今河北献县东北)人。敏捷好学,博识强记。入隋,参修国史及天文律历。直门下省而无官,县追其赋役,乃向吏部自言学问精深,得为殿内将军。牛弘奏请购遗书。炫造《连山易》、《鲁史记》等送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