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明太祖

明太祖

【生卒】:1328—1398

【介绍】:

即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人。初名重八、兴宗,字国瑞。幼年穷苦,十七岁入皇觉寺为僧,旋即出外化缘乞食。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投郭子兴部红巾军,自亲兵升九夫长,娶子兴养女马氏为妻,号“朱公子”,始改名取字。次年,擢为镇抚。十五年,子兴死,子郭天叙受宋龙凤政权任为都元帅,以元璋为左副元帅。同年,渡江攻集庆。天叙阵亡,元璋独任元帅府事。十六年,克集庆,改称应天府,遂称吴国公。此后,东与张士诚争江浙,西与陈友谅争长江中游地区。宋小明王龙凤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攻杀陈友谅。次年,称吴王。龙凤十二年,围张士诚于苏州。次年,始称吴元年,破苏州,俘杀张士诚;继之,出兵北伐。又次年,即皇帝位,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克大都,灭元。陆续攻克南北各地,屡次出塞攻击北元。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杀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在位时严惩贪污,以操之过急,不免冤滥。屡兴大狱,胡惟庸、蓝玉两案,前后株连死者数万人。开国功臣多非善终,文人学士以文字取杀身之祸者亦有多人。定八股取士之制。严禁百姓私往海外贸易,禁用白银交易。


【生卒】:1328——1398

即朱元璋。字国瑞,谥高皇帝。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元至正四年(1344),大饥疫,父母兄死。贫,入皇觉寺为僧。1352年,入郭子兴军,屡立战功。韩林儿称帝时为副元帅。1356年攻下集庆,称吴国公。击败陈友谅后,称吴王。随后削平张士诚方国珍割据势力。旋挥师北伐,大破元军。1368年称帝,建都南京,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后,普查人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减轻对工匠的奴役;抑制豪强贪吏,制定《大明律》,废宰相职,加强皇权。史称其“武定祸乱,文致太平”。(一,)


【生卒】:1328—1398

【介绍】:

即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人。初名重八、兴宗,字国瑞。幼年穷苦,十七岁入皇觉寺为僧,旋即出外化缘乞食。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投郭子兴部红巾军,自亲兵升九夫长,娶子兴养女马氏为妻,号“朱公子”,始改名取字。次年,擢为镇抚。十五年,子兴死,子郭天叙受宋龙凤政权任为都元帅,以元璋为左副元帅。同年,渡江攻集庆。天叙阵亡,元璋独任元帅府事。十六年,克集庆,改称应天府,遂称吴国公。此后,东与张士诚争江浙,西与陈友谅争长江中游地区。宋小明王龙凤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攻杀陈友谅。次年,称吴王。龙凤十二年,围张士诚于苏州。次年,始称吴元年,破苏州,俘杀张士诚;继之,出兵北伐。又次年,即皇帝位,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克大都,灭元。陆续攻克南北各地,屡次出塞攻击北元。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杀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在位时严惩贪污,以操之过急,不免冤滥。屡兴大狱,胡惟庸、蓝玉两案,前后株连死者数万人。开国功臣多非善终,文人学士以文字取杀身之祸者亦有多人。定八股取士之制。严禁百姓私往海外贸易,禁用白银交易。


【生卒】:1328——1398

即朱元璋。字国瑞,谥高皇帝。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元至正四年(1344),大饥疫,父母兄死。贫,入皇觉寺为僧。1352年,入郭子兴军,屡立战功。韩林儿称帝时为副元帅。1356年攻下集庆,称吴国公。击败陈友谅后,称吴王。随后削平张士诚方国珍割据势力。旋挥师北伐,大破元军。1368年称帝,建都南京,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后,普查人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减轻对工匠的奴役;抑制豪强贪吏,制定《大明律》,废宰相职,加强皇权。史称其“武定祸乱,文致太平”。(一,)


【生卒】:1328—1398

【介绍】:

即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人。初名重八、兴宗,字国瑞。幼年穷苦,十七岁入皇觉寺为僧,旋即出外化缘乞食。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投郭子兴部红巾军,自亲兵升九夫长,娶子兴养女马氏为妻,号“朱公子”,始改名取字。次年,擢为镇抚。十五年,子兴死,子郭天叙受宋龙凤政权任为都元帅,以元璋为左副元帅。同年,渡江攻集庆。天叙阵亡,元璋独任元帅府事。十六年,克集庆,改称应天府,遂称吴国公。此后,东与张士诚争江浙,西与陈友谅争长江中游地区。宋小明王龙凤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攻杀陈友谅。次年,称吴王。龙凤十二年,围张士诚于苏州。次年,始称吴元年,破苏州,俘杀张士诚;继之,出兵北伐。又次年,即皇帝位,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克大都,灭元。陆续攻克南北各地,屡次出塞攻击北元。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杀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在位时严惩贪污,以操之过急,不免冤滥。屡兴大狱,胡惟庸、蓝玉两案,前后株连死者数万人。开国功臣多非善终,文人学士以文字取杀身之祸者亦有多人。定八股取士之制。严禁百姓私往海外贸易,禁用白银交易。


猜你喜欢

  • 董瑜

    【介绍】:清江苏武进人,字清溪。精绘事,为恽寿平所推重,几与抗衡。宋荦为苏抚,招之,不往。

  • 郑皇后

    【介绍】:宋开封人。徽宗后。本神宗向皇后押班。徽宗即位,向皇后以赐之。自入宫,好观书,能自制章奏。崇宁初封贤妃,迁贵妃,有异宠。徽宗多赉以词章。王皇后死,政和元年立为皇后。时族子居中在枢府,后奏言外戚

  • 俞汝霖

    【介绍】:宋严州遂安人,字季泽。宁宗庆元初应募入伍,镇压辰州溆浦徭人,补承信郎。后官至都转运使。

  • 张聿

    【介绍】:唐人。德宗建中中进士。又应万言试登科。贞元二十年,自秘书省正字入为翰林学士。宪宗元和中,自前湖州长史授都水使者。穆宗长庆间,自工部员外郎出为衢州刺史。敬宗宝历中,自屯田郎中,拜睦州刺史。能诗

  • 章频

    【介绍】:宋建州浦城人,字简之。真宗景德间进士。初为县令,天禧初召对,擢监察御史。安抚京西,还除三司度支判官。青州麻士瑶杀侄温裕,并其财,遣往按治,士瑶伏诛。皇城使刘美依仗其妹刘皇后,接受贿赂,替罪犯

  • 高思宗

    欢侄。颇有武功与才干。北齐初封上洛郡王,历任司空、太傅。(,参见《北史》)

  • 李早

    【介绍】:金人。工画人物,兼画树石及马。

  • 查厚

    【介绍】:明福建南平人,字文载。性至孝,家贫,以美食奉亲,自茹苦淡。以贡任潮阳、星子二县训导。主讲白鹿洞书院,以道义训弟子。升会昌教谕,以老致仕。

  • 雷义

    字仲公,豫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初为郡功曹,后举孝廉,历官尚书侍郎、南顿令等。为人谦让,曾举茂才,他欲让同郡陈重,最后二人同时并举。【介绍】:东汉豫章鄱阳人,字仲公。初为郡功曹,尝救人出死罪,罪者以

  • 温得珠妻李氏

    永清(今属河北)人。遭公婆虐待,丈夫死,死不改嫁,赁地力作养育遗腹子。后不记前嫌,归养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