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徐陵

徐陵

【生卒】:507—583

【介绍】:

南朝陈东海郯人,字孝穆。徐摘子。八岁能文,及长,博涉史籍,初仕梁为通直散骑常侍。梁武帝太清二年,使魏,值侯景之乱,七年不得归。后归陈,累迁御史中丞。勇于弹劾权要,官至太子少傅。其诗歌骈文辞藻绮丽,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庾体。有《徐孝穆集》、《玉台新咏》。


【介绍】:

三国吴会稽太末人,字元大。虞翻一见,便与友善。初历三县长,有政声。后迁零陵太守。


【生卒】:507—583

字孝穆,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八岁能作文,年十二,通《庄子》、《老子》义。历为梁东宫学士、通直散骑常侍。太清二年(548),出使东魏,为魏所留,后与梁贞阳侯萧渊明还。入陈,历为御史中丞、吏部尚书。以推奉宜帝即位,迁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又荐吴明彻率军北伐,遂收复淮南数十州之地。后主时,官至太子少傅卒,谥章,文集存者三十卷。(,参见《南史》)


【介绍】:

三国吴会稽太末人,字元大。虞翻一见,便与友善。初历三县长,有政声。后迁零陵太守。


【生卒】:507—583

字孝穆,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八岁能作文,年十二,通《庄子》、《老子》义。历为梁东宫学士、通直散骑常侍。太清二年(548),出使东魏,为魏所留,后与梁贞阳侯萧渊明还。入陈,历为御史中丞、吏部尚书。以推奉宜帝即位,迁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又荐吴明彻率军北伐,遂收复淮南数十州之地。后主时,官至太子少傅卒,谥章,文集存者三十卷。(,参见《南史》)


【介绍】:

三国吴会稽太末人,字元大。虞翻一见,便与友善。初历三县长,有政声。后迁零陵太守。


【介绍】:

三国吴会稽太末人,字元大。虞翻一见,便与友善。初历三县长,有政声。后迁零陵太守。


猜你喜欢

  • 姚明教

    靖州(今湖南靖县)瑶族人。乾道三年(1167),起兵为乱,诏荆、鄂驻札明椿选将领率精锐士卒千人,与屯戍官兵合力攻击,凡立功者有厚赏。诏溪峒互市盐米价,听民便,毋相压抑,瑶民岁输身丁米,不许多收,不取羡

  • 夏达才

    【介绍】:宋歙州休宁人,字行可。幼聪敏嗜学,每夜读达旦。乡试第一,黜于礼部试,自是无意进取。家居授徒,四方从学者众。

  • 刘秉忠

    【生卒】:1216——1274字仲晦,初名侃,又名子聪,自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十七岁为僧,博学多才,天文、地理、律历无不精通。为忽必烈召入藩邸。他上书建议定百官爵禄、减赋税差役、劝农桑、

  • 宋世荦

    字卣勋。浙江临海人。乾隆晚期举人,官至陕西扶风知县,有善政。罢归后,研究经训,熟谙谐声、假借之例。著有《周礼故书疏证》六卷,《仪礼古今文疏证》二卷。【生卒】:1765—1821【介绍】:清浙江临海人,

  • 萧确

    南朝梁人,字仲正,纶子,封永安侯。少骁勇,常习骑射,学兵法。历秘书丞、太子中舍人。侯景围建康城,身自苦战、所向披靡。城陷,为侯景所忌,被杀。(,参见《南史》)【生卒】:?—约549【介绍】:南朝梁南兰

  • 庞垲

    【生卒】:1657—1725【介绍】:清直隶任丘人,字霁公,号雪崖。康熙十四年举人。试博学鸿词,授检讨,分修《明史》,官至福建建宁府知府,政尚清简,时将兴大狱,垲力弭之。工诗,以自然为宗,奇而不肆。有

  • 刘虞

    字伯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出身宗室。初举孝廉,累迁至幽州牧。在州务行宽政,提倡节俭,发展农业,开通互市,收抚流民百余万。袁绍等曾议拥他为帝,以对抗董卓控制的长安政权,他坚决拒绝。后部将公孙瓒势力

  • 华皎

    南朝梁、陈时人,祖籍晋陵既阳(今江苏无锡市北)。家世为小吏,皎梁代为尚书比部令史,陈蒨为吴兴太守,用以为都录事,以善理众事,渐迁至既阳、山阴令。蒨即位,授左军将军,封怀仁县伯。参与平定王琳、周迪,历迁

  • 方薰

    【生卒】:1736——1799字兰砥。浙江石门(今桐乡)人。方槑之子。幼时即从父学画,游学于吴越间,兼有众家之长。认为“写生以意胜形似”;“不拘难易,须雅驯”。著有《山静居论画》。以布衣终生。【生卒】

  • 文泰

    【介绍】:元僧。雪庭高足。性颖悟,笃好宗乘。从少师游,未几即悟。住少室,开堂少林祖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