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徐陵

徐陵

【生卒】:507—583

【介绍】:

南朝陈东海郯人,字孝穆。徐摘子。八岁能文,及长,博涉史籍,初仕梁为通直散骑常侍。梁武帝太清二年,使魏,值侯景之乱,七年不得归。后归陈,累迁御史中丞。勇于弹劾权要,官至太子少傅。其诗歌骈文辞藻绮丽,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庾体。有《徐孝穆集》、《玉台新咏》。


【介绍】:

三国吴会稽太末人,字元大。虞翻一见,便与友善。初历三县长,有政声。后迁零陵太守。


【生卒】:507—583

字孝穆,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八岁能作文,年十二,通《庄子》、《老子》义。历为梁东宫学士、通直散骑常侍。太清二年(548),出使东魏,为魏所留,后与梁贞阳侯萧渊明还。入陈,历为御史中丞、吏部尚书。以推奉宜帝即位,迁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又荐吴明彻率军北伐,遂收复淮南数十州之地。后主时,官至太子少傅卒,谥章,文集存者三十卷。(,参见《南史》)


【介绍】:

三国吴会稽太末人,字元大。虞翻一见,便与友善。初历三县长,有政声。后迁零陵太守。


【生卒】:507—583

字孝穆,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八岁能作文,年十二,通《庄子》、《老子》义。历为梁东宫学士、通直散骑常侍。太清二年(548),出使东魏,为魏所留,后与梁贞阳侯萧渊明还。入陈,历为御史中丞、吏部尚书。以推奉宜帝即位,迁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又荐吴明彻率军北伐,遂收复淮南数十州之地。后主时,官至太子少傅卒,谥章,文集存者三十卷。(,参见《南史》)


【介绍】:

三国吴会稽太末人,字元大。虞翻一见,便与友善。初历三县长,有政声。后迁零陵太守。


【介绍】:

三国吴会稽太末人,字元大。虞翻一见,便与友善。初历三县长,有政声。后迁零陵太守。


猜你喜欢

  • 郑洛书

    【介绍】:明福建莆田人,字启範,号思斋。正德十二年进士。授上海知县,有善政。嘉靖间,召拜御史,直言忤帝,出视南畿学政。十二年命科道官互纠,被劾落职。有《郑思斋文集》。

  • 佛尼埒

    【生卒】:?——1682科奇理氏。满洲镶红旗人。官至西安将军,加振武将军衔。进封世职至二等阿达哈哈番。康熙十三年(1674)讨伐“三藩之乱”,先后击破王辅臣部将高鼎、吴之茂。开栈道、取汉中,下四川。康

  • 锡缜

    字厚安。原名锡淳。姓博尔济吉特。隶满洲正蓝旗。咸丰进士,官历户部郎中、江西督粮道,驻藏大臣。擅长书法、诗文。著有《退复轩诗文集》。【介绍】:清满洲正蓝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原名锡淳,字厚安,号渌矼。咸丰

  • 赵子觉

    【介绍】:宋宗室,字彦先,号雪斋。赵令衿子。曾通判严州。工诗。有《雪斋集》。

  • 韦太后

    【介绍】:见韦贤妃。

  • 李匡文

    【介绍】:唐人,字济翁。李勉从子。昭宗时为宗正少卿。有《天潢源流谱》、《两汉至唐年纪》、《资暇》。

  • 昌寓

    【介绍】:传说中远古时人。黄帝之臣。尝为帝骖乘,访大隗于具茨之山。

  • 张臣

    榆林卫(今陕西榆林)人。起行伍,为队长。勇敢善战,曾单骑驰救千总刘朋,由此出名。后历任陕西总兵官,镇守固原、甘肃。谢病归。时称良将。【生卒】:1528—1614【介绍】:明陕西榆林卫人,字怀忠,号东山

  • 王康

    本名秉,史籍避唐讳改,思政子。思政降东魏,宇文泰不以为有罪。思政数子均得封爵,康袭太原公。周武帝时为安、襄二州总管。隋初任汴州刺史,卒。(,参见《北史》)

  • 法智

    【生卒】:960—1028【介绍】:宋僧。四明人,俗姓金,名知礼,字约言。年十五出家,师事宝云寺义通法师。讲天台教观。真宗天禧四年住延庆寺,学徒甚众。有《十义书》、《融心解》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