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献忠

张献忠

【生卒】:1606—1646

【介绍】:

明陕西延安府肤施县柳树涧人,字秉吾,号敬轩。曾隶延绥镇为军。崇祯三年在米脂起义,号“西营八大王”。次年,成为以王自用为首的三十六营之一。转战陕、晋、豫各地。八年,与高迎祥、马守应等东进破凤阳,烧明皇陵。继与迎祥分兵,南下庐州,纵横于蕲、黄一带,然后回师入秦,威胁西安,转而东出潼关,转战河南、湖广及江北各地。十一年,在穀城降明。次年再起,击败左良玉所率追兵。十三年,与罗汝才联军入川,以走制敌,使明军疲于奔命。十四年初,长驱出川,破襄阳,杀明襄王朱翊铭,使明督师杨嗣昌畏罪自杀。旋与汝才分军,东下英、霍一带。十五年,转战江北,破庐州,南京为之震动。十六年,西进取武昌,杀明楚王朱华奎,并一度攻占湖南各地。十七年,再入川中。克重庆,杀明瑞王朱常浩。八月,克成都。十月,建立大西政权,称西王,年号大顺。杀明宗室,籍没官绅财产,责令富商助饷。大顺三年(清顺治三年),清肃亲王豪格自汉中进攻四川,率军抵御不利,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被擒旋卒。


【生卒】:1606——1646

字秉吾,号敬轩。延安柳树涧(今属陕西定边东)人。初当兵,犯法逃走。崇祯三年(1630)参加义军,自称八大王。王自用聚义军三十六营于山西、他为首领之一。八年荥阳大会,为十三家之一。会后东征,转战豫、陕、鄂、皖各地。十一年受明兵部尚书熊文灿“招抚”,驻兵谷城。次年再起。夺取四川,在成都即帝位,建大西政权,年号大顺。后与清兵战于凤凰坡,中箭被俘牺牲。


【生卒】:1606—1646

【介绍】:

明陕西延安府肤施县柳树涧人,字秉吾,号敬轩。曾隶延绥镇为军。崇祯三年在米脂起义,号“西营八大王”。次年,成为以王自用为首的三十六营之一。转战陕、晋、豫各地。八年,与高迎祥、马守应等东进破凤阳,烧明皇陵。继与迎祥分兵,南下庐州,纵横于蕲、黄一带,然后回师入秦,威胁西安,转而东出潼关,转战河南、湖广及江北各地。十一年,在穀城降明。次年再起,击败左良玉所率追兵。十三年,与罗汝才联军入川,以走制敌,使明军疲于奔命。十四年初,长驱出川,破襄阳,杀明襄王朱翊铭,使明督师杨嗣昌畏罪自杀。旋与汝才分军,东下英、霍一带。十五年,转战江北,破庐州,南京为之震动。十六年,西进取武昌,杀明楚王朱华奎,并一度攻占湖南各地。十七年,再入川中。克重庆,杀明瑞王朱常浩。八月,克成都。十月,建立大西政权,称西王,年号大顺。杀明宗室,籍没官绅财产,责令富商助饷。大顺三年(清顺治三年),清肃亲王豪格自汉中进攻四川,率军抵御不利,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被擒旋卒。


【生卒】:1606——1646

字秉吾,号敬轩。延安柳树涧(今属陕西定边东)人。初当兵,犯法逃走。崇祯三年(1630)参加义军,自称八大王。王自用聚义军三十六营于山西、他为首领之一。八年荥阳大会,为十三家之一。会后东征,转战豫、陕、鄂、皖各地。十一年受明兵部尚书熊文灿“招抚”,驻兵谷城。次年再起。夺取四川,在成都即帝位,建大西政权,年号大顺。后与清兵战于凤凰坡,中箭被俘牺牲。


【生卒】:1606—1646

【介绍】:

明陕西延安府肤施县柳树涧人,字秉吾,号敬轩。曾隶延绥镇为军。崇祯三年在米脂起义,号“西营八大王”。次年,成为以王自用为首的三十六营之一。转战陕、晋、豫各地。八年,与高迎祥、马守应等东进破凤阳,烧明皇陵。继与迎祥分兵,南下庐州,纵横于蕲、黄一带,然后回师入秦,威胁西安,转而东出潼关,转战河南、湖广及江北各地。十一年,在穀城降明。次年再起,击败左良玉所率追兵。十三年,与罗汝才联军入川,以走制敌,使明军疲于奔命。十四年初,长驱出川,破襄阳,杀明襄王朱翊铭,使明督师杨嗣昌畏罪自杀。旋与汝才分军,东下英、霍一带。十五年,转战江北,破庐州,南京为之震动。十六年,西进取武昌,杀明楚王朱华奎,并一度攻占湖南各地。十七年,再入川中。克重庆,杀明瑞王朱常浩。八月,克成都。十月,建立大西政权,称西王,年号大顺。杀明宗室,籍没官绅财产,责令富商助饷。大顺三年(清顺治三年),清肃亲王豪格自汉中进攻四川,率军抵御不利,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被擒旋卒。


猜你喜欢

  • 锡良

    【生卒】:1853—1917【介绍】:清蒙古镶蓝旗人,字清弼,巴岳特氏。同治十三年进士。在山西历任州县,有干才。光绪二十年,调补山东沂州知府,擢兖沂曹济道。禁止单县大刀会滋事,杀其首要。历湖南布政使。

  • 陈怀

    【生卒】:?—1449【介绍】:明庐州府合肥人。袭父为真定副千户。永乐间积功至都指挥使。仁宗立,进都督同知。宣德中为总兵官,镇宁夏。奉调赴四川,镇压松潘地方民变。进左都督,留镇四川。在镇骄纵不法,干预

  • 张师德

    字尚贤,去华第十子。真宗朝,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耀州,迁秘书省著作郎、集贤校理、判三司都理欠凭由司。天禧初,改判司农寺。擢右正言、知制诰,判尚书刑部,迁吏部郎中。性鲠直,不结交权贵。以疾,知邓

  • 钱孝则

    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明末,从父避难,至震泽、福建、广东各地。父子相失。寻父十三年始得,继母徐氏家富,有贼迫其引盗徐家,不从,被杀,

  • 杨安国

    【介绍】:宋密州安丘人,字君倚。杨光辅子。以五经举进士及第。为枝江尉,迁大理寺丞,入为国子监直讲。仁宗时为崇政殿说书,久之,进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皆兼侍讲。在经筵二十七年,讲说一以注疏为主,无他

  • 房孺复

    【生卒】:756-797琯子。初从淮南节度陈少游、浙西节度韩滉,后历任杭、辰、容等州刺史。纵情任性,不顾礼法,多有劣迹。(,参见《新唐书》)【生卒】:756—797【介绍】:唐河南人。房琯子。为人狂纵

  • 李顺

    【生卒】:?-442字德正,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明元帝用为中书侍郎。随太武帝作战,谋策多合机宜,封高平公,为安西将军、散骑常侍、四部尚书。政无大小,皆参计议。崔浩虽与其为姻亲,素争高下。顺出使北

  • 李光进

    字太应,李光弼弟。为房琯裨将,将北军战陈涛斜,败,奔行在,得肃宗宽免。代宗时,吐蕃入寇,佐郭子仪反击。至德后与李辅国并掌禁兵。光弼贬官,出为渭北、邠宁节度使。官至太子太保。

  • 王禹偁

    【生卒】:954—1001【介绍】:宋济州钜野人,字元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为右拾遗、直史馆,上《御戎十策》。迁知制诰,判大理寺。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凡诏命不当者多

  • 吕大防

    【生卒】:1027——1097字微仲,京兆兰田(今属陕西)人。第进士,调冯翊主簿。英宗即位,擢太常博士,出知休宁县。神宗立,通判淄州,知泗州。元丰中,陈“三说九宜”,知成都府。哲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