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栻

张栻

【生卒】:1133—1180

【介绍】:

宋汉州绵竹人,徙居衡阳,字敬夫,一作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张浚子。师胡宏,以古圣贤自期。以荫补承务郎,参赞父浚幕府,人称其能,间以军事入奏,孝宗与定君臣之契。累官吏部侍郎,兼侍讲,屡言事,力主修德立政,用贤养民,选将练兵以进战退守。出知袁州,家居累年,复知静江府,经略安抚广南西路,诸蛮感悦。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礼遇诸将,得其欢心。后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卒谥宣。为人表里洞然,为学重义利之辩,与朱熹同为道学大师。有《易说》、《论语解》、《孟子说》及《南轩集》等。


字敬夫,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丞相张浚长子。以荫得官,除直秘阁。金兵来犯,朝廷主和议,奏请誓不与金议和,继今以往,益坚此志,专务自强。知严州,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升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后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始师事于胡宏,与朱熹友善,著有《孟子说》、《太极图说》及《诸葛忠武侯传》等。病亡,嘉定间,谥宣。


【生卒】:1133—1180

【介绍】:

宋汉州绵竹人,徙居衡阳,字敬夫,一作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张浚子。师胡宏,以古圣贤自期。以荫补承务郎,参赞父浚幕府,人称其能,间以军事入奏,孝宗与定君臣之契。累官吏部侍郎,兼侍讲,屡言事,力主修德立政,用贤养民,选将练兵以进战退守。出知袁州,家居累年,复知静江府,经略安抚广南西路,诸蛮感悦。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礼遇诸将,得其欢心。后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卒谥宣。为人表里洞然,为学重义利之辩,与朱熹同为道学大师。有《易说》、《论语解》、《孟子说》及《南轩集》等。


猜你喜欢

  • 沈铢

    【介绍】:宋真州扬子人,字子平。少从王安石学。神宗熙宁六年进士。为审官主簿。历崇政殿说书、中书舍人兼侍讲,以龙图阁待制知宣州卒。

  • 李缊

    【介绍】:宋邛州人,字仲渊。李绚弟。第进士。调奉符县尉。同门姜潜居奉符太平镇,会有大水,潜几不免,缊遣县弓手营救之,遂以私役人获罪去。

  • 郯县小儿

    南朝齐郯县(今浙江嵊县)人。年八岁与母俱得赤班病,母死,家人不令其知,小儿自爬下床,扶匐至母尸侧,号哭而死。

  • 钱宁

    【介绍】:明人。幼鬻太监钱能家为奴,冒其姓。正德初,因刘瑾得幸于帝,赐国姓,为义子。瑾败,以计免。建豹房、新寺于禁内,诱帝淫乐。江彬嫉其宠,讦其通宁王谋逆状,始籍家。世宗即位,磔宁于市,妻妾发功臣家为

  • 朋春

    【生卒】:?——1699姓栋鄂。满洲正红旗人,何和礼四世孙,三等公哲尔本之子。顺治中袭封。康熙十五年(1676)加太子太保。历官正红旗满洲副都统、蒙古都统。康熙二十一年,同郎坦率兵至黑龙江侦察俄罗斯侵

  • 马小素

    【介绍】:清江苏扬州人。精于医术,因向有癫疾,故世人以“癫医”称之。诊病与他医同,唯不问病状,亦不令患者自述。诊毕,以脉证叩问病者,丝毫不爽,且药下病除。一贵家子得奇疾,肢软乏力、不饮不食,终日仰卧懒

  • 窦遵

    瑾子。善为楷篆,代京诸碑及台殿楼观,宫门题署,多由他书写。任濮阳太守,贪赃,子又违法,免官。以工书法,复用为库部令,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魏顿丘卫国人。窦瑾子。善楷、篆,北京诸碑及台殿楼观

  • 张公谨

    字弘慎,魏州繁水(今山东恒台)人。初属王世充。武德元年举洧州降唐。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以功授左武候将军。副李靖破定襄,败突厥。前后多次上书建言时政得失,均被采纳。卒于襄州都督任上。谥襄,图像凌烟阁。(

  • 秦绵

    南朝宋人,祖籍河南(郡治今河南洛阳),郡举孝廉。遭母丧,自送葬不复还家,结茅庵居墓旁,有米则食粥,无米则食菜,遇疾不治,卒于墓侧。【介绍】:南朝宋河南人。举孝廉。遭母丧,送葬不忍复还,乡人为作茅庵止其

  • 张合

    【生卒】:1506—1553【介绍】:明云南永昌卫人,字懋观。工书画,性嗜学。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湖广副使,为人所忌而罢。在湖广时,适有清查夷田之议,人心惶惶,乃上书五千言,朝廷遂寝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