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庄子

庄子

【生卒】:约前369—前286

。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博学无所不窥,善为文著书,指事类情,洸洋恣肆。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家贫,楚威王闻其贤,派人以重币厚礼请以为相,他拒绝礼聘,终身不仕。其思想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著有《庄子》一书,阐明老子之学术。


【生卒】:约前369—前286,一说约前368—前268

【介绍】:

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尝为蒙漆园吏。后居家讲学、著书。家贫,尝贷粟于监河侯。楚威王闻其贤,两次遣使厚币往聘。周以寓言作譬,愿逍遥物外,却楚王之聘。其妻死,周鼓盆而歌。惠施为梁相,周视相位如腐鼠。多次与惠施辩论。学祖老子,发展“道法自然”之精微,以为“道”乃“自本自根”,“先天地生”,看到一切均处“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之中。主张齐物我,一是非,安时处顺。今存《庄子》,学者认为其中内篇为庄周自作,外杂篇乃其后学所作。


【生卒】:约前369—前286,一说约前368—前268

【介绍】:

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尝为蒙漆园吏。后居家讲学、著书。家贫,尝贷粟于监河侯。楚威王闻其贤,两次遣使厚币往聘。周以寓言作譬,愿逍遥物外,却楚王之聘。其妻死,周鼓盆而歌。惠施为梁相,周视相位如腐鼠。多次与惠施辩论。学祖老子,发展“道法自然”之精微,以为“道”乃“自本自根”,“先天地生”,看到一切均处“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之中。主张齐物我,一是非,安时处顺。今存《庄子》,学者认为其中内篇为庄周自作,外杂篇乃其后学所作。


【生卒】:约前369—前286,一说约前368—前268

【介绍】:

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尝为蒙漆园吏。后居家讲学、著书。家贫,尝贷粟于监河侯。楚威王闻其贤,两次遣使厚币往聘。周以寓言作譬,愿逍遥物外,却楚王之聘。其妻死,周鼓盆而歌。惠施为梁相,周视相位如腐鼠。多次与惠施辩论。学祖老子,发展“道法自然”之精微,以为“道”乃“自本自根”,“先天地生”,看到一切均处“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之中。主张齐物我,一是非,安时处顺。今存《庄子》,学者认为其中内篇为庄周自作,外杂篇乃其后学所作。


猜你喜欢

  • 尉长寿

    【生卒】:?-464地干子。幼为散骑常侍。以军功封会稽公。文成帝时,为泾州刺史。卒。

  • 杨锡观

    【介绍】:清江苏华亭人,字禺若。杨瑄侄。幼孤,工书法,尤精篆隶。有《金石辨通》等。

  • 毛鸿宾

    【生卒】:?——1867字翊云。山东历城人。道光进士。历官御史、给事中,署湖南巡抚,两广总督。咸丰三年(1853)回籍办团练,后在湖南抗击太平军,用兵广东英德。屡上疏论时政,请重用左宗棠,多得准行。同

  • 林材

    字谨任,闽县(今福建福州)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工科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因上疏多言时政缺失,帝积前怨,贬他为程乡典史。遂归里不出。光宗时,迁太仆少卿。天启中,任南京通政使,卒。崇祯初,赠

  • 张玄

    字处虚,张霸孙。有才略,司空张温辟而不就。曾劝温握兵诛除宦官,不被所纳,遂隐居鲁阳山中。董卓专政,被迫应辟,死于途中。

  • 博罗尼都

    【生卒】:?—1759【介绍】:博一作波,一作布那尼敦,即大和卓木。清时天山南路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与父玛罕木特、弟霍集占被准噶尔拘为人质,居伊犁。乾隆二十年,清军入伊犁,送之归叶尔羌,使统其旧部。二

  • 棺堂

    【介绍】:元僧。温州人,名益,字栯堂。得法于净慈隐公,住庆元奉化岳林寺。善诗。有《棺堂山居诗》。

  • 朱方旦

    【生卒】:?—1682【介绍】:清湖北人,自号二眉山人。谓能前知。巡抚董国兴劾其左道惑众,逮至京,得释。勒尔饰讨吴三桂,驻荆州,以信方旦之说,曾受密旨禁戒。方旦乃走江浙。康熙二十一年,王鸿绪得其所刊《

  • 秦彦

    【生卒】:?—888【介绍】:唐徐州人。本名立,尝入狱,脱逃后改名。僖宗乾符中,杀下邳令,入黄巢军。既败,降高骈,累表授和州刺史、宣州观察使。光启三年,扬州牙将毕师铎囚骈,迎彦为帅,彦遣人杀骈。秦宗权

  • 叶曙

    【生卒】:988—1046【介绍】:宋杭州钱塘人,字杲卿,以字行。三试礼部,考官均以高等予之。尝试御前,授郑州长史,迁桂州司法参军。师事林逋,篇翰尽得其妙。以博洽多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