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崔光

崔光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生卒】:451-523

本名孝伯,字长仁。东清河鄃(今山东高唐北)人。年十七被俘徙代。孝文帝太和初,为中书博士,以博学善为文得帝赏识。宜武帝末,位侍中、秘书监。拥立明帝,安抚内外俱有功,为灵太后信任。随时进退,不逆执政,崇信佛法,以学问见重于时。历位特进、领著作郎。数辞司徒、太保等官。卒。谥文宜公。(,参见《北史》)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生卒】:451-523

本名孝伯,字长仁。东清河鄃(今山东高唐北)人。年十七被俘徙代。孝文帝太和初,为中书博士,以博学善为文得帝赏识。宜武帝末,位侍中、秘书监。拥立明帝,安抚内外俱有功,为灵太后信任。随时进退,不逆执政,崇信佛法,以学问见重于时。历位特进、领著作郎。数辞司徒、太保等官。卒。谥文宜公。(,参见《北史》)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猜你喜欢

  • 朱梦炎

    【介绍】:宋吴县人,字明叔。朱良五世孙。以荫授将仕郎,转真州司法参军,人咸称廉敏。善持论,见义必为。有《栾江唱和集》。

  • 胡林翼

    【生卒】:1812—1861【介绍】:清湖南益阳人,字贶生,号润芝,亦作润之、咏芝。道光十六年进士。道光末署贵州镇远知府,镇压苗民及李元发起事。咸丰四年,以道员率勇由湘入鄂,进攻太平军。在鄂历按察使、

  • 荀恽

    【介绍】:三国魏颍川颍阴人,字长倩。荀彧长子。娶曹操女。与曹植友善,为曹丕所恨。彧死,嗣侯爵,官至虎贲中郎将。早卒。

  • 郑建充

    【介绍】:金鄜州人,字仲实。仕宋知延安府事。太宗时降金。历知延安军府事、平凉尹。性刚暴,事上不屈,被诬谋反,下狱死。

  • 赵莹

    【生卒】:约885—约951【介绍】:五代时华阴人,字玄晖。为人纯厚,美丰仪。仕后梁为从事。石敬塘为保义军节度使时,以莹掌书记,自是徙镇常以莹从。敬塘建后晋,拜莹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 卢昶

    【生卒】:?—516【介绍】:北魏范阳涿人,字叔达,小字师颜。卢敏弟。孝文帝太和初以太子中舍人、兼员外散骑常侍使南齐,有辱使命,归遂罢黜。宣武帝时,景明初,除中书侍郎,累迁侍中、兼吏部尚书。出除镇东将

  • 王孚

    【介绍】:南朝宋琅邪人。王景文侄。为海盐令。宋明帝泰始初,晋安王刘子勋在寻阳称帝,应者甚众,会稽、吴郡长吏亦从之,孚独不从。官至司徒记室参军。

  • 陈暐

    【介绍】:明河南人,字耀卿。弘治间官苏州府通判。与祝允明等采郡中石刻,汇录为《吴中金石汇编》。

  • 张德地

    【生卒】:?——1683又名刘格。汉军镶蓝旗人。历任户部督捕理事官,四川巡抚。建议招民开垦四川荒地,按招民、垦荒多少考升官吏,被采纳。加工部尚书衔。“三藩之乱”起,驻防广元,协守西安、延安。康熙二十二

  • 程全

    【生卒】:?—1129【介绍】:宋歙州休宁人,字禹昌。徽宗宣和末,方腊军攻陷歙州,县令弃印去,全集乡兵遮道留之。及方腊去,授承节郎。钦宗靖康间,力助宗泽破金兵于卫州,以功迁开州团练使。金兵犯池州,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