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宋祁

宋祁

【生卒】:998—1061

【介绍】:

宋安州安陆人,徙开封雍丘,字子京。宋庠弟。兄弟齐名,时称“二宋”。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同知礼仪院,按试新乐,预修《广业记》。历知制诰、翰林学士。任史馆修撰,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出知许、亳、成德、定、益等州军,除三司使。《新唐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有《宋景文集》、《益部方物略记》、《笔记》等。


【生卒】:998——1061

字子京,庠弟。天圣进士,授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预修《广业记》,迁权三司度支判官,上疏极论去三冗(僧道、厢军、官吏),节三费(道场斋醮、寺观、使相节度)。历任知制诰、权同判流内铨、翰林学士等,以史馆修撰修《新唐书》列传,知定州,上《御戎论》七篇,知益州,旋除三司使,包拯劾其奢侈过度,出知郑州。卒,赠尚书,谥景文。能文,撰《大乐图》二卷,文集百卷。


【生卒】:998—1061

【介绍】:

宋安州安陆人,徙开封雍丘,字子京。宋庠弟。兄弟齐名,时称“二宋”。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同知礼仪院,按试新乐,预修《广业记》。历知制诰、翰林学士。任史馆修撰,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出知许、亳、成德、定、益等州军,除三司使。《新唐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有《宋景文集》、《益部方物略记》、《笔记》等。


【生卒】:998——1061

字子京,庠弟。天圣进士,授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预修《广业记》,迁权三司度支判官,上疏极论去三冗(僧道、厢军、官吏),节三费(道场斋醮、寺观、使相节度)。历任知制诰、权同判流内铨、翰林学士等,以史馆修撰修《新唐书》列传,知定州,上《御戎论》七篇,知益州,旋除三司使,包拯劾其奢侈过度,出知郑州。卒,赠尚书,谥景文。能文,撰《大乐图》二卷,文集百卷。


【生卒】:998—1061

【介绍】:

宋安州安陆人,徙开封雍丘,字子京。宋庠弟。兄弟齐名,时称“二宋”。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同知礼仪院,按试新乐,预修《广业记》。历知制诰、翰林学士。任史馆修撰,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出知许、亳、成德、定、益等州军,除三司使。《新唐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有《宋景文集》、《益部方物略记》、《笔记》等。


猜你喜欢

  • 曹山

    【介绍】:见本寂。

  • 子阳

    【介绍】:战国初名医扁鹊弟子。曾与扁鹊一起为虢国太子视疾。

  • 冯异

    【生卒】:?-34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人。初为郡掾,归附刘秀后,为佐命功臣二十八将之一,从征河北,平定王郎。任孟津将军,时河内呈安定景象。后代邓禹镇守关中,平定群雄,屡败公孙述蜀军,官至大司

  • 杨昇云

    【介绍】:元吉安路太和人,字云衢。英宗至治初荐授瑞州路学正,泰定帝泰定元年登进士第,授贵溪县丞,改陕西钞库官,再调新喻州判官,以病归。

  • 张溥

    【生卒】:1602——1641字天如,太仓(今属江苏)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改庶吉士,请告归。幼好学,与同乡张采齐名,号“娄东二张”。结文社名“复社”。其诗文敏捷,名高一时。【生卒】:1602

  • 徐玑

    【生卒】:1162—1214【介绍】:宋温州永嘉人,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徐定子。历任县官,由武当令改长泰令,未赴。工诗,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亦善书法。有《山泉集》、《二薇亭集》。

  • 僧涉

    西域人。少为僧,前秦苻坚时,居住长安。清虚服气,不食五谷,善占候,每预言干旱晴雨皆验,得到苻坚及其大臣们的虔信。卒于长安。【介绍】:十六国时前秦西域人。失其姓。少为沙门,苻坚时入长安。虚静服气,不食五

  • 姚绍

    【生卒】:?—417【介绍】:十六国时后秦南安赤亭人。羌族。姚苌庶母弟。封东平公。姚兴克洛阳,以绍为都督山东诸军事。弘始四年(东晋安帝元兴元年)兴攻北魏,绍以洛阳之众会集平望,败绩而归。兴疾笃,绍典禁

  • 陈轸

    一作田轸。战国时游说之士。初与张仪同事秦惠王,互相争宠。张仪相秦,他奔楚。楚王令他为楚使秦。韩、魏相攻,经年未解,秦惠王想派兵驰援,问计于他。他建议采用坐山观虎斗的策略,使秦坐收渔利。【介绍】:战国时

  • 侯显

    【介绍】:明人。宦官,永乐时为司礼少监。元年奉命往乌思藏迎僧哈立麻,四年回至南京,以劳擢太监。郑和第二次和第三次航海,显皆随行。十一年,出使尼八剌(今尼泊尔)、地涌塔二国。十三年,使榜葛剌。十八年,使